D54:教育十年·行业代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54:教育十年·行业代表

国际教育只是“外衣” 终身发展才是关键

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康福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课堂上小组讨论。

D54-D5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康福外国语学校 

  由剑桥大学博士刘煜炎于2008年投资创立。学校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成为众多国际高中里的“后起之秀”,五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被剑桥、帝国理工、哥伦比亚、杜克、布朗大学等英美名校录取,多数学生进入世界百强名校。在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炎看来,雄厚的师资、中西合璧的课程设置以及探索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康福取得成功的关键。

  秉承“上名校”的理念

  康福外国语学校(Camford Royal School)的校名Camford来源于Cambridge(剑桥大学)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两所世界名校,而“上名校”也是校长刘煜炎秉承的理念。“我不断在想,学生出去的表现是不是会更好?如果不是,我们就调整。不能只把学生在学校的三年对付过去、送到一个二三流学校就算了,要把他们送到世界顶尖大学,而且在那里还能继续保持优秀。”

  2014届毕业生刚开始申请学校不久,康福外国语学校已有五位学生收到了剑桥大学的面试通知,其中柳晨歌还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我是高一从普通中学转入康福外国语学校的。来这儿之前,我的学习压力很大,每天都被老师赶着学,却总感觉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来到康福外国语学校后,柳晨歌才真正感受到学习有了很强的自主性,最终还得到了之前不敢想的剑桥大学的青睐。

  “中国普通中学对学生的培养,95%以上都是强调听话,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会习惯于回忆老师当时是怎么教、怎么做的,很少说‘我想这道题应该这么做’或‘我肯定自己的思维是严密的’。这样其实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刘煜炎说,学校不仅引进了A-LEVEL、AP等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也是探索式的。“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一种思维训练,训练他们建立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一种有效的、创造性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方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正确答案引向思维过程,去寻找思维规律。”

  康福外国语学校学生马增煜就认为,康福教育的最大特色是“把每个知识、逻辑的最高规格的美展现在那里,吸引你去学习它,吸引你去热爱它。”

  七成新生由老学生介绍而来

  但是,康福也并非照搬国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完全“西化”,而是汲取中西方教育的精华,打造自己的教育体系。刘煜炎强调,国际教育只是学校的外衣,康福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的、终身的发展。

  刘煜炎认为,国内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西方的教育重视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打造出更好的教育体系。在康福,国际高中课程的学制为三到四年。前两年学校会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国内高中基础知识,但不以国内标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唯一方式,而是以知识学习和思维培养为导向。“我们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国外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测试方式,把学生的潜质发挥到最大。同时,后两年国际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提前适应国外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实现了中西教育的无缝衔接。”

  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现在的五百多名学生,康福外国语学校用教育质量为自己树立了品牌和口碑。刘煜炎坦言,现在招到的学生大概70%以上都是老学生介绍来的。“与过去学习较差的学生才出国的情形不同,如今公办校拔尖的学生也都愿意出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康福的学生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如今,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刘博士”的刘煜炎,还在一线做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有时还客串英文老师。怀揣“教育梦”的他认为,做教师是一种享受。“在讲课过程中,你会看到学生从刚进入校园时的不会思考,两个月以后脑袋开始变灵光,左思右想开始和你进行思维对抗了,你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学生感悟

  校长面试让我瞬间明悟

  ●林家茵,康福外国语学校2013年毕业生,现就读于美国杜克大学

  2011年之前我一直是在一零一中学度过,还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当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地选择出国留学时,我也渐渐萌生了留美的想法。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康福刘校长的亲自面试,校长告诉我,康福所看重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思维和未来的潜能。人的一生不仅仅在探求真理,更是在探索真实的自己。那一瞬间的明悟,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康福。在康福度过的两年多,我被鼓励去尝试不同角色,我的认知经历着不断被肯定、不断被推翻、不断去重建、不断获得升华的过程。康福所教会我的,让我能够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勇敢地、自信地、微笑地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

  家长说

  感受到孩子全方位的变化

  ●陈女士,高四学生柳晨歌母亲

  中考时,我的孩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我们当地的重点中学。但上高中之后,我发现他变得非常疲惫,每天6点多从家里走,到晚上9点多才下晚自习回家。慢慢地孩子感觉到他对学习的兴趣在削弱,只是疲于应付。我本来是想让他走高考这条路的,但看到他的状况很担心,害怕方向错了,会越走越远。后来,我带他来康福面试,刘校长和孩子谈话之后,对他很认可,孩子也很想来这所学校。

  来到这儿后,孩子首先面临的是挑战,尤其是全英语教材,对孩子的英语水平是个考验。但他很喜欢这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虽然落下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但很快就适应了,到了两个月的时候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在普通高中里的那种压抑的心理也很快消失了,对学习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以往他在生活中不太懂得关心别人,在这里他也学会了关心同学,周末回家时他经常带些好吃的给常住学校的同学。我想这与学校利他精神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我感受到了孩子全方位的变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