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1年起,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委后,成立了专门的城市形象与市场推介处,更加重视城市整体形象的策划,开始建立全市市场营销体系。旅游营销的目的不仅仅是带动旅游发展,更多是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全方位的发展。
而旅游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则为中国城镇化道路提出了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方向,旅游和城市的发展愈趋紧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说,以前的城镇化是工业化主导的道路,但是对环境有破坏,很多地方政府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我们提出多途径城镇化的思路,要做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城镇化,而旅游是现代服务业涉及的层面和人群最多的产业,对劳动就业的带动性也最强,旅游型城镇化是多途径城镇化的一种思路。
Q:为何说旅游型城镇化是多途径城镇化的一种思路?
每个地方都可以称为旅游休闲度假地
新京报:是否每个地区都有条件做旅游型的城镇化?
吴必虎: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27个都提出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因为每个省的几千万人就是一个消费市场,本地的消费意愿在提升,外地人要来,有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打造旅游支柱型产业。在观光旅游时代,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一定要依赖黄山、长城等自然文化资源,但是在休闲度假和商务活动主导的时代,每个地方都可以称为旅游休闲度假地,因为有人的地方就需要休闲,世界旅游休闲组织把出差、会议、展销会都称为商务旅游,因此一个城市人口多少决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新京报:城镇化和旅游的先后关系是什么?
吴必虎:一定是先有旅游,再有城镇化。有了产业的支撑,城镇化才能起来。过去的城镇化道路是政府盖房子,发户口,然后让人来,但是没有产业支撑,留不住人,这是计划经济的思路,顺序搞反了。
新京报:旅游型城镇化后能否解决当前景区发展的一些问题,如高价门票、人流集中等问题?
吴必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yes。过去的时间是观光旅游业,有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地方才能开展旅游活动,主要形式是坐在大门收门票,度假休闲时代基本不靠门票经济了,大家来休闲、娱乐、打牌、喝茶。
景区拥堵是因为大家只能在短期内都跑到有限的观光型景区去,但随着观光向度假转变后,旅游就不是强调看风景,而是找个地方呆几天。观光时代是只有观光没有度假,但是到了度假时代,必然会伴随着观光,比如到海南、厦门、青岛、杭州去度假,人们不会天天躺在宾馆里,就会跑到附近的景区去,这样度假产品就会带动观光产品,市场是比较均匀地分布,大家没有必要在一个时间去一个景点,休闲度假主导的城镇化会避免景区压力过大。
当然,旅游推动城镇化要进行一系列的市场研究评价,比如有没有湿地、考古遗址、名人故居,城市周边比如开车2小时范围内的总人口是多少,旁边地区是不是已经搞了类似的旅游项目,要做出差异化的项目。
D06-D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