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进入提速期,下一步改革方向呈现出“公开化透明化”思路,政府放权后,管理方式将从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
被称为政府“自我革命”、“割自己肉”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进入了提速期。截至目前,国务院本年内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已高达334项。
专家认为,新一届政府将职能转变列为开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是“职能转变”的“敲门砖”。因此,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速,但同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如何避免走入过去的“不减反增、明减暗增”怪圈?怎样消除“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隐患?这都是下一步改革需要回答的问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国家层面全面展开,始于2001年。当年10月,国务院成立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任组长,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王忠禹和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何勇任副组长。监察部也被国务院确定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牵头部门。
自此直至去年底,国务院分六次,取消和下放了249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因此,行政审批目录从2001年的4300多项,精简至新一届政府上任时的1700多项。
“十几年来,历届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心和声势都很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例如2001年首轮改革,涉及国家部委多达68个,其中原建设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工商总局、烟草专卖局等17个部门,因“审批项目数量较多、审批事项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影响较大”,还被圈定为重点审核部门。国务院还曾明令“必须不留死角、不掺水分”“这次不公布,下次实施无效”。
但历经10余年,改革效果并未获得各界广泛认可。“橡皮图章”被公认为影响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转型的首要障碍。
博奥生物公司总裁程京说,新产品研发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证书后,想进入医药、纳入医保,要联合当地医院,一个省、一个省地向当地药监部门、物价部门、医保部门,逐个报批文,走完全部审批流程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博奥公司2009年报批的一个产品,至今没走完流程。
审批腐败更是质疑焦点,近年来屡发涉及审批问题腐败大案,如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案,商务部条法司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案,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案等。
每一个审批项目,均对应着一项权力。一些国家部委为了避免削权,使出各种“变招”:将审批项目改为备案项目;把若干项想保留的项目,压缩为一项,再把要废除的项目,分拆为若干项;上报已经废弃的项目充数。例如国务院于2002年公布的第一批取消的789项审批项目,“足金饰品”定价等就是已经废弃的项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上述“变招”导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减反增、明减暗增、“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也是新一届政府将面对的难题。
今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一些行政审批项目,涉及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如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风电等能源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
对此,引发了学界隐忧,不少学者都撰文提出,会不会“一放就乱”?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跟风上马,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10月14日,负责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中编办通报了下一步改革方向:摸底核实,汇总形成“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建立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公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公开每一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保留的审批事项和流程;公布监督和举报方式。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编办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呈现出“公开化透明化”思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非‘一放了之’。政府放权后,管理方式就从原来的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
改革试点
广东削减行政审批 书记省长出马清障
广东省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于今年9月基本结束。但改革牵头部门广东省编制办依然忙碌。
此前,广东省进行了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无关痛痒的、涉及利益小的行政审批项目,基本削减完毕,第五轮改革相当于啃前四轮改革没有啃下的“硬骨头”。
如何防止啃掉的“硬骨头”卷土重来?广东省正在布局,寄希望于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标准化、制定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标准,破解“不减反增、明减暗增”怪圈。
阻力
部门“借名”中央拒改革
前四轮改革,广东取消和调整了2300余项审批项目。但减少“橡皮图章”的呼声,未减反增。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曾绘制了一张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长征图”:在广州投资一个项目,整个审批流程要经过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累计审批工作日2020天。
2011年11月,第五轮改革悄然启动,广东省编制办接到了牵头改革的“任命书”,“凡是市场和社会能自我调节的坚决取消;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坚决转移给社会组织;凡是下级政府能够履行的坚决下放给下级政府。”
但前四轮改革,牵头部门都是发改委。“发改委本身的审批事项是所有部门里最多的,让它革自己的命,谈何容易?”对于牵头单位的调整,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
接令后,广东省编制办打破“惯例”,不仅清理不合法项目,还清理不合理项目,54个省直部门的1100余项审批,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如此大的力度,遭遇一些部门“抵制”。
据广东省编制办统计,2011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单是与各部门商讨哪些项目该被取消的协调会,就开了900多次。省编制办协调不了,就由时任广东省副省长肖志恒“上会”要求相关部门说明项目为什么不能取消?肖志恒协调不了的项目,则由省长朱小丹亲自上阵。
尽管省委班子亲自参与,一些审批仍无法“拿下”。相关部门的拒绝理由多为“上面有法律规定,不能改”,甚至是“一旦取消,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的能源定价问题,省发改委认为,定价是由国家发改委负责。
据南方周末报道,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说,“厅长说可以放,到了副厅长那就说不能放,到了处长那一层说绝对不能放,到了办事人员那儿,就说打死也不能放。”
而且,一些部门还走上了进京“上访”路,向相关国家部委“求援”,强调保留本部门审批权的重要性。
“重压”之下,广东领导班子也向国家部委“求援”。据媒体公开报道,2012年两会期间,汪洋跟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谈起改革阻力时说,“如果法律有障碍,我们一起去‘上访’。”
2012年4月,汪洋和朱小丹联名致信国务院领导,恳请允许广东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
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先行先试,有权取消涉及中央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设定的审批项目。
成果
网上可审批不再跑冤枉路
今年3月1日始,在深圳市开公司变得很简单,《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工商注册不需要验资、不需要地址审核、不需要资质审批,而且免交注册登记费。
获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后,广东重点推进了商事登记改革,深圳以及珠海、东莞、顺德被确定为试点地区。
位于深南大道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门前,竖有一面巨幅标志牌,告知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直接到各分局的审批服务大厅。
远没有其他城市工商分局大厅的喧闹,罗湖分局碧波审批服务大厅更像一个图书室,10月20日下午3点,20多名客户闲散地坐在椅子上,等候叫号。
“如果我们不是金融投资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公司,而且在网上提交审批资料时还出错了,可以不用来这里,直接在网上就能办”,一名刘姓女孩说,由于取消了验资、地址审核等条件,在网上注册公司只需要一天,“连工商执照正本和副本都不用特意跑去领,电子营业执照和传统的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距离碧波审批服务大厅约300米远的一间一层民房,门口挂有“代办注册”招牌,屋里只有一名中年妇女,“原来这一带有三四家中介,现在就剩我这一家了”,她说。
受到冲击更大的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福田区开会计师事务所的冯刚说:“改革后,实行注册资金认缴制度,企业不用再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年检时,也不需要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报告。这就相当于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失去了2/3收入来源。”
挑战
取消的审批会否卷土重来?
第四轮改革结束时,广东保留下来的审批项目只有508项,但第五轮改革前“摸底”时发现,审批项目又“扩容”到了1100多项。
相关负责人说,两三年间审批项目就“扩容”一倍,源于一些部门搞变相审批、变相截留。母目录取消,子目录则保留,“移植”到其他母目录;或者一个母目录中,藏有若干子目录。比如第五轮摸底时,一个地市只上报了一个母目录,但这个母目录“根”下,却藏了44个子目录。
据广东省编办通报,第五轮改革,全省调整行政审批508项,其中取消236项、转移103项、下放或委托169项。怎样阻止这些已取消、下放的项目卷土重来?
9月24日、25日,广东省人大审议《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条例(草案)》,广东省编办主任潘享清作立法说明时,通报了下一步改革方案:制定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使审批走向程序化、法制化、公开化、透明化。
目前,广州市南海区被确定为广东省县区级行政审批的标准化试点。
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申请人是无法知道批准与否的标准的,全部由部门说了算;统一标准后,这些条件要明确公开,申请人就能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材料不合格。”
按照广东省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广东力争打造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先行区。
【改革猜想】
广东行政审批改革能否在全国推广?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广东是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区,所以能冲破一些中央事权。例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国家工商总局向广东下放了一部分行政审批权,所以办工商执照才不用验资。但是,相同的改革,暂时还不能复制到其他地区,因为没有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审批权。可从长远来看,零首付开公司是一个改革趋势,近日的国务院会议就提出,精简商事登记审批。
行政审批可以减到“零”吗?
竹立家:行政审批不可能减到零。因为行政审批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工具,这个工具不可能没有。发达国家同样也有行政审批,只是比我们少,比我们规范。
其他审批能不能像拿工商执照容易?
竹立家:衡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不能只是看减少了多少个项目,简化了哪些流程。有些审批,比如金融领域的,就不能单方面要求办事容易,单纯追求数量减少和流程简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