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改革再出发·改革闯关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94:改革再出发·改革闯关

治理污染更需“倚重”市场手段

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2013年1月5日,北京大望路,一热电公司的烟囱。目前,全国多地已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图/CFP

  环境污染需要政府管,但依然应有更多更灵活的市场手段。

  近年,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成全国焦点,受到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十八大报告提到的“五位一体改革”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列入广受瞩目,其中提到,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逐步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节能减排得收益、获补偿”——今年下半年推出的轰轰烈烈“大气十条”,要求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强调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今天,经济措施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在三中全会,其很可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

  市场机制进入“大气十条”

  “用市场手段来改善环境,这是改革的方向,”北京环交所董事长、北京环保局原副局长杜少中说,“以前在污染防治上,用得较多的是法律和行政手段,市场手段用得很少。”

  他表示,现在,市场手段用得越来越多,和法律与行政手段配合使用,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其也是国际上治理环境的通行做法。目前,美国大量使用排污权交易和环境保险,波兰开办环保银行等。

  今年9月,国务院推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治理大气的行动计划,也称“大气十条”。其中,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章节提出,要求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分行业、分地区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制定企业小额定额,对能效、排污强度达到更高标准的先进企业给予鼓励,并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市场手段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近20年中,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日渐增多。如:用命令控制加政府补贴推进二氧化硫控制;全国实施排污收费政策,筹集大量环保资金用于污染防治;地方试点推广排污权交易,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等。

  但市场手段推进并非易事。如目前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正在进行的资源品价格改革在水、气等方面相对较为容易,但在铁路、电力等方面则推进较难。

  在全国已实行的排污收费政策上,依然存在着费率过低,起不到充分的减排激励作用,以及排污费被挪用、挤占,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有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有多种经济手段,但其依然还是辅助手段,需结合行政、法律等措施走综合治理环境的道路。他认为,目前最需要改革的,并非某个具体的政策环节,而涉及政府、公众和企业在环境管理上的大的定位问题。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说,“环境污染是公共的事情,是需要政府管的。”但他同时表示,依然还应该有更多更灵活的市场手段,在新的环境标准的要求下,由政府制定“游戏规则”,市场参与,同时加强执法监督。 新京报记者 金煜

  【改革猜想】

  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北京环交所董事长杜少中:在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上,把经济手段加入到环保上来,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是我们国家今后更为重视的方面。经济手段如环境交易,是把环境要素换算成钱,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杠杆,调动了企业和社会各相关群体的积极性,促进大家去改进技术,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降低减排成本,增强竞争力,最终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

  改革试点

  嘉兴排污权交易:一个指标竞价128次

  10月22日,苏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啪”的一声,竞拍槌落下。一家生物质能公司以每吨4780元,共计22万多元竞拍到47.5吨二氧化硫的排污权指标。这是江苏首次通过环境能源交易市场举行的排污权竞拍。

  而在另一个江南城市嘉兴,南湖区去年首次进行了网络电子拍卖会,据媒体描述,竞拍者竞争激烈,一个每吨8万元的化学需氧量指标当天最高标的拍出折合每吨165.5万元,最多一个标的竞价达128次,刷新历史纪录。

  污染物总量减少是交易前提

  排污权交易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企业之间相互买卖污染物排放的指标。

  “哪个企业都会衡量,是买交易权,还是成本治理投入更低?如买指标成本更高,企业就会把指标卖出来,下大力气治理。”山西环保厅副总工程师杜斌说。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说,排污权交易并非“花钱买排污”,其一个重要前提即为“总量控制”,也就是说,不管企业之间怎么交换指标,行政区域内的排放总量不能增大,而且逐年减小。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引入了排污权交易这种“舶来品”,环保部总量司处长严刚说,目前,浙江、江苏、山西等省一级和市一级的机制已做得相当好。

  比如浙江省,严刚表示,其将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有偿使用结合,起到了显著效果,可以在全国推广。

  “以前指标是无偿分给企业的,比如无偿给一个企业可五年排放100吨的许可,现在则要有偿获取,目的是激励企业少排放,少占有指标,腾出更多指标空间给其他新建项目。”

  嘉兴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

  嘉兴市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该市环保局前副局长沈跃平介绍,为推动排污权交易,其采取了化繁为简的办法。

  他们首先对实施排污权交易前已无偿取得的排放指标予以确认,扣除其应承担的减排任务外的多余部分,就可加入市场交易。

  然后,规定新排污单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必须从交易中心购买。

  在国家减排越来越严厉的背景下,排污指标越来越少,一些企业即使有多余的量,也不愿让给交易中心,对此,沈跃平介绍,其设计了3条破解规则:企业没有施工建设,且时间超过5年的,收回其排污权指标;企业未经申报或闲置超过2年的排污权指标,由交易中心无偿收回;企业闲置未超过2年的排污权指标,企业可以将指标出租给交易中心,每年获取一定利息。

  沈跃平介绍,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一旦实施不当,必会遭到企业抵触,影响整个交易制度进程,对此,他们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在价格上差别对待。老污染源要买排污权指标,可“打个折”,按新企业购买价的60%实施。

  建立了回购制度,老企业如将削减下来的排污权退给交易中心,回购价格要比他们重购指标价格高,企业的后顾之忧消除了。

  目前,嘉兴市的交易市场已相当活跃。

  上升到全国层面尚有难度

  然而,为何多年探索后,排污权交易还始终停滞在地方试点层面,而未形成全国的统一市场呢?

  事实上,排污权交易在深入实践过程中,还是遭遇很多困难。

  有专家指出,现在一些试点城市多处于政府“拉郎配”状态,号召少量企业树立榜样来交易,但更多属于新排放源和老排放源间的补偿交易,真正意义的排污许可证交易较少,有的是成立了机制,但无企业积极参与,形成有“市”无“场”的局面。

  此外,因行政色彩过重,大多数交易案例没有形成具体的交易规则,导致交易双方只能依赖政府的行政安排。

  “真正的排污交易,需要立法,开发标记物,确权,按照总量分配额,确定污染物消减目标,进行交易,交易完了要兑现,一环扣一环,少一个就转不起来,”北京环交所董事长杜少中说,“就像煎饼果子一样,光有鸡蛋没油饼,就不是煎饼果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