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地产江湖·风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62:地产江湖·风云

张力/李思廉:双雄合力地产佳话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993年,张力、李思廉共同创办了富力地产。图/CFP

  【江湖名号】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

  【武功修为】 20年来,李思廉和张力二人成为中国商界绝无仅有的“双老板”成功案例,他们的通力合作堪称地产界的一段佳话。

  自1993年以来的20年中,富力迈入400亿等级,其中富力最让人好奇的就是“双老板”制的成功。据称一开始两人甚至都没有签署正式的文件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分成,2005年在香港上市时,两位老板理清股权关系,“双方占股相当,平起平坐”被业内大叹惊奇。

  民营企业是企业家精神和意志的最佳体现。从这点来看,富力不是房地产界最有故事性的公司。在黑马、狂人层出不穷的地产江湖里,李思廉和张力“低调谦逊”,昔日平起平坐的竞争伙伴纷纷向千亿进军时,富力在住宅市场狂飙的楼市里坚持住宅商业并举的“港派”地产模式,2013年计划销售400亿元。或许是富力特有的“双老板”模式,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李思廉“儒雅温厚”、张力“爽直而心细”,两人的制衡合作都最终使这家公司选择了更稳健的发展模式。

  张李“二人转”

  富力最让人好奇的就是李思廉和张力这种“双老板”制的成功。张力是公务员出身,而李思廉则是香港证券业出身。1988年,仕途不顺的张力辞职进入建筑业,做了5年装修生意后小有积累两三百万,1993年和香港伙伴李思廉共同创办了富力地产,正式进入开发业。

  那时两人手上共一两千万资金,为了避免和实力雄厚的同行竞争,李张两人看到广州楼市豪宅多,开始切入中低档楼盘,以市场较低的价格快速出货,卖点是“实用实惠”,此后项目一个接一个。2002年北上拍下北京广渠路32亿元的天价标王,富力城项目一举成名,2005年在香港上市,2006年带领富力销售过百亿,并形成稳扎稳打、住宅商业并举的企业风格,2012年富力销售额达320亿元。

  经受住考验的友谊

  更难得的是公司上市后规模迅速做大,在经历了2008年波折后,李张虽偶有分歧但从未分裂,始终通力合作,张力负责购地、开发、工程、成本控制等方面、而李思廉负责销售、财务、资本运作等方面,张、李之间既是分工,也暗含天然的掣肘。

  据富力地产内部人士介绍,公司目前的管理中也是“张生全国各地跑,李生常驻香港。”张生爽直而心细,李生儒雅温厚,两人的性格互补,同进同退。

  在富力之外,李张两人也喜欢共同投资,比如2005年两人就第一次以私人名义投资了惠州一个度假酒店,投资额约4亿元,李思廉笑称这是“我和张先生两个人的零用钱”;而楼市低谷时销售受挫、富力股价下跌,李思廉和张力也频频一起自掏腰包买公司物业和股票。

  其实从张力和李思廉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看,二人性格反差很大。张力性格外向率直,而李思廉性格内敛含蓄,但两人都谦逊务实,彼此包容。

  张力直言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分工明确,工作很少有交叉才能使摩擦少一点,其次是两人合作时脾气不能暴躁,不能太斤斤计较,“有时候意见不统一,先把它放下来,睡醒了明天再谈”。

  傲气双雄

  富力强调的是“稳健”、“稳扎稳打”,但李思廉和张力有时也难掩雄心和傲气。2004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当王石质疑“地产狂人”孙宏斌要卖到100亿元时,会场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孙太狂傲,“斯文而话不多”的李思廉站在了孙宏斌这一边,2006年,富力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李思廉淡定说“地产业无霸主”。

  2008年后,始终坚持住宅商业并举的富力被认为发展速度慢于竞争对手,开始离开一线阵营,李思廉从不争论,不管别人怎么说,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他说逆境中收获良多,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更实际。

  张力更加“犀利”,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力对时事也堪称敢言,他骂政府机构精简是“越改人越多自欺欺人”;对高房价,他不客气地说“关键是政府要让利,搞得好不用一年房价就降”。

  20岁的富力仍然很年轻,在李思廉和张力的带领下,走在商业地产前列的富力有望进入下一个快速成长期。

  天津富力董事长谢强评张力/李思廉:“双老板”制在地产业界绝无仅有,足以看到老板的为人。两个老板务实、坦诚、有魄力,也重义气。

  在内地做事,要乐观一点。那些淡出的人,可能太悲观和短视。——李思廉

  发展速度快并不等于是一个好企业,我们不想跟别人争第一,不想走钢丝过日子。——张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自曾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