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地产江湖·风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64:地产江湖·风云

朱孟依:朱“老农”大隐隐于市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朱孟依有着同行难以匹敌的战略眼光。 图/CFP

  【江湖名号】 合生创展集团创始人、主席

  【武功修为】 在房地产发展初期,已拥有操作数十万平米大盘的能力;成为创造了国内第一家突破销售额百亿的房企。

  朱孟依是谁?这个问题会难倒很多人,大多数人不认识他,少数知道他的人称呼他为“朱老农”。

  但如果告诉你,他就是合生创展集团的幕后舵手,你定会恍然大悟。

  相信圈里大佬没有谁能比朱孟依更低调,从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默默不闻,并未影响他的江湖地位。

  隐形大佬

  朱孟依的默默无闻并不影响他在房地产江湖的大佬地位。

  54岁,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家而言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朱孟依却毅然选择了早早退休,将小女儿朱桔榕扶上马,正式操持他经营了21年的地产王国。对于这家传统的房企来说,外界曾对此议论究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还是一个新管理时代的崛起?

  朱孟依从来不去理会外界的各种猜疑和质问,这次也一样。倒是合生创展的工作人员说,经常能够看到朱孟依,在位于东三环西大望路的珠江帝景小区里遛弯,就是一个干瘦小老头,和迎面走来的街坊邻居没有任何差异。没有人能够把这个干瘦小老头,和那个华南五虎之一、在2004年就引领着第一个销售突破百亿的房企掌门人联系在一起;不得不提的是,合生创展是朱孟依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但并非朱氏家族的全部业务。

  甚至连万科王石在早年都不得不赞叹:“合生创展才是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这是因为当年的合生创展在广州一个城市的开发规模,与万科在全国五大城市的发展总规模相当,而在1998年、1999年,合生创展在广州一地的利润就超过万科在全国五个城市的利润总和。

  前瞻布局,手有余粮心不慌

  尽管今天合生创展的发展模式和规模饱受诟病,从遥遥领先的霸主地位已经跌出第二集团。但在朱孟依的眼中,看不到太多慌乱,即使市场起伏不定,合生创展依然宠辱不惊。

  “老板宁可一套房子不卖,也不允许降价。”看着同行的项目一个又一个的清盘,合生创展多个项目的负责人对外的口径,如出一辙。

  朱孟依出身贫寒,学历不高,但却有着同行难以匹敌的战略眼光。合生早年拿到的土地位置都偏僻且地价低廉,但是几乎都位于城市未来扩张的中心区域。比如广东的天河、北京的东三环西大望路、北四环霄云路。价格低前景好的土地价值也形成了合生扩张车轮的良性滚动,朱孟依一鼓作气,先后在全国一线城市拿下千万平米以上的优质土地储备,这也成为他被称作“朱老农”的另一个来路。在当时看不透也看不懂的人都以为朱孟依在“烧钱”,时隔数年后才幡然醒悟!

  曾任合生创展总裁的谢世东曾对合生有过如此评价,朱孟依是一个很有魄力,很有前瞻性的企业家,“在广东做房地产,你的成本很难低得过朱孟依。”这句话像一个预告,同时揭示了在今天的北京、上海这样土地资源极为珍贵的一线城市,因为朱孟依的未雨绸缪,合生创展又拥有了难以预估的未来。

  “坏脾气”老头

  熟悉朱孟依的人都知道,他的倔强令人咋舌。

  他曾“三顾茅庐”,成功邀请到历任深圳市副市长、广东省省长助理,曾协助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王岐山成功重组负债近36亿美元的粤海集团董事长武捷思加盟合生。

  在武捷思之前,也曾有人建议朱孟依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的维护,但他并没接受。他甚至不愿意接待前来调研的机构人士。

  他有时认真得可怕。譬如珠江绿洲开发前期,由于这是以合生创展品牌打入京城的第一个楼盘,老朱甚至在餐桌上都不断和人讨论户型设计稿,“那架式,反而他像是一个来打工的”,他身边的人回忆说。“苛刻”也是朱孟依身边员工对他的评价。“他经常因为对员工工作不满而发脾气”。

  不只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的朱孟依也是一位严父。据一位合生员工介绍,“包括朱桔榕在内,三个孩子在珠江帝景都有房子,但都没有挨着朱老板。”

  听说最近,朱氏家族马上要举家迁往合生在北京的名盘——合生霄云路8号入住,这一次三兄妹选房子再一次刻意远离朱孟依。“甚至都不是一个楼座呢,他们都挺怕这个爸爸的。”合生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捷

  合生创展前高管点评朱孟依:“他一直是一个大方的老板。”一位已经离开合生创展的高管在面对媒体时如是评价朱孟依,他习惯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事,手段颇为豪爽。“但他本人却很俭朴,宴请之时他只在自己面前摆一碗蚝仔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