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1:人才周刊·中小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31:人才周刊·中小学

初中生:我的青春谁做主?(2)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接D30版)

  “抗挫折力差,其实是学生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信息的冲击、社会的浮躁、科技的发达,人际关系的复杂,给青春期孩子信息量太大,他承受不了就会引发情绪波动,心理困扰。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引导孩子放慢心态接受环境。”卓卷教育教学总监曹畅表示。

  而一位学校心理老师也表示,现在社会上都在批评学生抗挫折力差,是因为这一代学生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学校和家长对他们保护过度,其实不尽然。他们获得的积极的正能量不够,从学校和家庭获得的支持少,教师、家长、社会带来的过度压力以及教育的局限性,使他们在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发泄排解,以致于产生焦虑、抑郁。

  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但上述这位心理老师也表示,其实不少学校心理老师对初中生平时的心理状况并不太了解,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仅限于每周一节的心理课。而课下对他们了解最多的是班主任。“但班主任缺乏心理指导的基础,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她说。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56.31%的班主任偶尔与本校心理教师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对此,北京市从市级到区级、到学校层面坚持开展了一系列班主任心理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 心理支招

  家长老师尝试与孩子交朋友

  1、自卑、封闭

  教育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就会不愿意沟通。例如,在学业上落后、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不要当面批评学生,让他的人格和自尊受到侮辱。给孩子一种感觉,在这个年纪犯些错是可以原谅的,只要总体是在进步就好了,这样有利于把自信心激发出来。孩子对事物的认知面窄,有失误时,家长也不要嘲笑他,让他自己在实际体验中反思和修正。

  2、叛逆、不守规矩

  如果学生开始挑战老师、家长的权威,表明他正急于宣告自己长大。老师可以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反抗的原因是不是不合理的教导方式造成的。这个阶段同伴认可很重要,学生更在意周围同伴对其的影响,可以让周围同学对他进行引导教育。家长也要把自己的意志和生活与孩子分离开。很多父母把自己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容易反抗。若是对家长式作风的反抗,应该在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指出他们反抗的消极面,引导他们与父母交心谈心。

  3、生理变化带来恐慌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生理课程向学生渗透生理知识,在家里也可以通过科普书和视频与孩子沟通。学校和家长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如何防范性侵犯。若孩子在性方面得不到正确指导,他们在好奇心驱使下,会从不良渠道获得这些信息。

  4、学习压力大

  老师要教他们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孩子分析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家长也要放松心态,给他宽松的空间,不要一味强调成绩,家长可以弱化对学习的关注,更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指导老师:

  新英才学校心理中心老师孙文佳

  契约式教育创始人 教育心理学家胡波

  ■ 专家建议

  采用认同式教育方式

  建议家长要采用认同式的教育方式先尝试了解孩子,比如和孩子做一些测试、通过QQ、微信甚至借助孩子的朋友等多角度了解孩子。了解之后,家长要学着接受孩子的问题,不要寄希望于听一次报告、看一篇文章就能学会接纳,不断学习是唯一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最后家长构建了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就要尝试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去做沟通。沟通是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展开。(卓卷教育教学总监曹畅)

  D30-D3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