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生于11月11日·10年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216:生于11月11日·10年社论
下一篇

经济杠杆下探寻“治堵”良策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9月22日,晚高峰,东二环双向拥堵。当天是世界无车日,也是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周日尾号不限行。新京报资料图片 记者 侯少卿 摄

  【从新出发】

  “早晚高峰,北京九成以上道路处于饱和和超饱和状态。”十年前,新京报的创刊号就已关注到北京的交通拥堵。

  梁小民等学者先后刊发多篇评论谈治理北京交通拥堵,提出“停车费调高是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利器”。当时北京的停车费是1元/小时,今天,中心区域停车费已涨到10元/小时,但交通拥堵仍未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交通拥堵急剧蔓延,北京市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约50%。

  梁小民,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直倡导以经济学的视角去看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早在10年前,他就在新京报上发表评论,提出缓堵建议。

  经济治堵

  新京报:梁先生你好,我们创刊号上一篇有关北京交通治理的评论就是您写的。

  梁小民:对,当时北京拥堵已经很厉害,我就想到能不能用经济手段“治堵”。

  新京报:还记得你当时评论的内容吗?

  梁小民:我提出要控制北京机动车总量减少机动车使用率,通过牌照拍卖、拥堵收费、汽油高税等手段。我一直主张汽油高税,网上骂我的也不少。

  新京报:那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提议了,似乎北京现在开始走这样的改革路子。

  梁小民:这些观点那个时候就不是人人接受,现在也一样。只不过现在雾霾太厉害了,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治理了。

  新京报:那时你怎么会想到提出这些观点?

  梁小民:在2003年的时候,北京已经十分拥堵了,我记得有一次从清华讲完课后开车回来,12公里走了2个小时。我想,北京一定要控车。

  拍卖号牌

  新京报:你是用一种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北京治理拥堵。

  梁小民:我认为,只要是经济手段可以解决的,就尽量不用行政手段。经济学里,价格是有效的激励,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所以在这个汽车问题上,用价格指导行为。所以我非常主张欧洲那种高税收,欧洲汽油的税很高。上海的方法就是经济化的。

  上海拍卖的方式起了作用,买车是消费者的自由,换句话说,他有钱只要不从事违法的事,我们不能禁止他。用行政的方法其实是限制他的权利。上海的拍卖号牌方法可以借鉴。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谁出的钱多谁就有资格买车。

  梁小民:机动车购买是一种消费行为,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大部分正常情况下,你的财富是靠劳动获得的,你钱多说明你对社会贡献大。

  新京报:那这个就是富人的规则,对于大家是不是不公平?

  梁小民:什么叫做公平。理论上说,人人都应该买车。但实际上,能不能买车取决于你有多少钱。平等并不是人人一样,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当然,我主张高收入者买车,但是要做一个政策引导,你有钱你买车,你就得缴高税,承担燃油的税收。这部分钱再拿来发展公共交通。

  新京报:增加了新的收费,会不会出现新的权力寻租空间?

  梁小民:拍卖也要有相应的公正制度,可以配监督委员会,制定完善的拍卖流程公示拍卖账目。现在不是提预算公开吗,这个也可以,你一个月拍卖多少,这些钱的用途,要把账目让老百姓对得上。

  拥堵费

  新京报:现在看来,北京也在经济杠杆上面想办法,比如提出要收拥堵费。

  梁小民:早就应该这样了,进入二环收取。现在的技术很方便。用卡,一次30块钱,这没什么实行不了的,技术上没难度。但这问题要说就涉及各方面利益,任何改革都涉及各方面利益。比如买了车的人,就说老让我缴费这个我反对,但是没有买车的人就认为,就应该收费。

  新京报:政府就是在做这样的利益平衡。

  梁小民:政府和官员要不怕非议。每一项政策改革都会招来非议,上海拍卖车牌至今还是争议很大,但你要看“疗效”是不是真的有用了。新加坡的酒驾用鞭刑的规定,那不是全世界都在反对吗,现在来看确实效果好,人人都会说人家新加坡是文明之邦。不要因为有人反对就不敢做。

  北京这几年使用经济手段治理拥堵还是少,你看怎么样,越来越堵。阴霾越来越严重。

  新京报:你有没有参与过政府部门的改革,你的观点有没有被采纳?

  梁小民:我向来是散客,独行侠,我自己讲我自己的。以前也有媒体报道,北京要收拥堵费这是梁先生早在多年前就主张过的,起码我那些主张现在看是正确的。我也参加过一些政府的论证,为政府的改革提出意见。

  新京报:北京也要研究收拥堵费,也提高了停车费,也提高了出租车价格。

  梁小民:这就是用经济手段在管理,你看是不是都有效果。出租车提价以后,现在打车难的呼声就没那么大了,但根本不应该有出租公司,收份钱不合理。社会问题都是要经济手段为主,然后其他行政手段辅助。经济手段是不会轻易失效的。 新京报记者 郭超

  10年见证

  2005年11月2日

  公交优先关键是服务理念优先

  当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评论建议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把“公交优先”运用到城市管理工作中。

  2007年8月21日

  “单双号”若常态化权利待完善

  2007年8月,北京选取4天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新京报及时评论称,如果要将单双号限行的政策可持续使用,政府除了要做好政策执行前的解释和说服工作,还需面临新的制度支持。

  2008年9月5日

  治污治堵别只盯着“单双号”

  单双号限行措施,在奥运结束以后要不要长期坚持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评论提出,只要公车和小汽车节制使用的大方向明确,不必拘泥于单双号限行这个单一的、行政命令色彩过浓的办法,而采取更加柔性、更加市场化、也更加多样的办法。比如,减少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位,提高停车费;在城市中心区域收取拥堵费;在燃油税开征前在汽油上附加排污费等。

  2010年10月5日

  限制汽车路权是“治堵”之本

  2010年10月,5位国务院参事为北京交通出谋划策,北京未来五年一定要控制小汽车消费。

  在总结北京今年治堵政策的同时,评论提出路权问题才是核心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从速限制小汽车的使用。此观点也在3年后的今天得以印证,北京已采取购车摇号、高峰时段限制外地车进京等手段控制小汽车数量。

  2013年9月3日

  空气治污升级多听听民意

  北京市环保局9月2日发布《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通知提出,2013年底前,北京将研究完善并出台小客车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交通委和环保局牵头规划低排放区、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

  这一次,评论提醒相关部门,相关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好充分讨论,多听听市民意见,然后谨慎作出决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