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丹江口库区8年间发掘5万余件文物
|
从今天(12日)起,由南阳、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将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放,公众可以在这里一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南阳发掘的楚国和汉代文物精品。
文物展览呈现楚风汉韵
南阳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两岸。此次南阳选择在距离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进京展示文物,目的就是希望提前增进两地的相互了解。
文物展从今天开始,持续约2个月。展览分“南阳市情”和“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出土文物精品”两个部分。其中,重点展示南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从库区和沿线发现的楚国和汉代文物精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等代表性文物98件(套)共134件。市民可欣赏造型别致的铜神兽、铜方敦、克黄壶、蟠龙纹铜盏、人体穴位陶俑,栩栩如生的灰陶鹅、红陶俑等。
8年在库区发掘5万多件文物
南阳市文物局局长、研究馆员赫玉建介绍,丹江口库区被考古专家们称为“考古天堂”,从旧石器时代的化石遗存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从商周到秦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物古迹,都在这里找到了实物例证。
“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历时8年时间完成,已通过验收”,赫玉建说,在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工程中,为确保文物安全,2003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对丹江口库区172米淹没线以下区域进行文物普查,确认有价值的文物发掘点116处,占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发掘点总量的近一半。
从2005年开始,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启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省考古研究所的760名考古专家,组成80余支专业考古发掘队,先后抢救性地发掘了淅川县水田营遗址、贾沟遗址、沟湾遗址等,完成考古发掘面积30余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5万余件(套)。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