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旅游周刊·聚焦旅游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6:旅游周刊·聚焦旅游法

新旅游,新生活

2013新京报“中国新旅游”评选暨中国旅游总评榜北京榜评选正式启动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1
高端访谈:新京报举办10场《旅游法》实施系列访谈,邀请旅游界各方人士,包括旅行社、旅游局以及旅游网络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对法律与旅游、规则与自由、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理解,并就目前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专家开坛:邀请中国旅游界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人士,对《旅游法》进行深度解读,分析目前中国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旅游市场进行把脉。
3
多方声音:近期开通监督电话,接受消费者投诉,并针对旅游产品或者事件的各方人士进行调查,并采访多方机构,反映多方声音。
4
明察暗访:针对目的地、景区以及旅行社推出的新线路、新产品,进行体验、考察和暗访,对读者推荐优秀旅游产品和线路,曝光品质差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从今日起,新京报旅游行业产品评选——2013新京报“中国新旅游”评选暨“中国新旅游”高层论坛正式启动。本次评选涵盖旅行社、境内外旅游局、酒店、航空公司、在线旅游服务商及北京本地旅游和周边旅游等线路及产品,就旅游法实施后的线路及产品进行最具公信力的评选。所有奖项的评出根据读者投票+专家、媒体评审为准。同时,本报还将在明年1月份举办“中国新旅游”高层论坛暨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将邀请资深业内人士把脉《旅游法》后的行业走向。

  消费者投诉与记者暗访令评选结果更有公信力

  2013新京报“中国新旅游”评选活动由新京报社主办,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为指导单位,口号为“新旅游,新生活”,活动时间为11月13日至12月31日。

  中国首部《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旅游法》在维护权益平衡的基础上,强调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其立法精神将对旅游行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旅行社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行业的大背景下,今年的评选活动也和往年有所不同——所有奖项的评出根据读者投票(60%)+专家、媒体评审(40%)为准,通过加权计算获得选票最多者即为该奖项。

  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组成员有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北京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等业内知名专家。

  本报将每周公布部分奖项票数,并开通监督电话,接受消费者投诉,通过记者暗访线路及旅游产品,使得评选结果更公平和更具有公信力。

  “第一媒体联盟”协办,树立中国旅游品牌标杆

  新京报作为“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会员单位,2012年作为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号召北京以及全国数百家旅游企业,邀请业内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评选出业界颇具分量的榜单,多个角度考量北京旅游一年的发展进步。

  据悉,“2012中国旅游总评榜”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评价体系,奖项包含最受欢迎星级酒店、年度最受欢迎度假酒店、年度最佳境外航空公司、年度最具综合实力旅行社、年度最具推广力国内旅游局、年度旅游风云人物等,旨在树立中国旅游品牌建设的标杆。

  2013年的新京报“中国新旅游”评选将引入“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作为协助单位,继续促进中国旅游品牌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 专家观点

  城市发展要走内生型道路

  ●魏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在PM2.5实施后,环境质量越发受到重视,产生了新一轮逃离北上广的趋势。适宜性成了衡量城市的人才是否留下来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的,比如,成都、芝加哥等虽然不像纽约那样是个大城市,但是环境好,人群会聚集过来,这就是适宜性高的城市。

  最近五年,非旅游行业对旅游产业的进入速度明显加快。休闲经济变成大中城市未来的主要旅游方式的趋势呼之欲出。

  城市未来的发展要走一个内生型的道路。成都已开始尝试:不再把目标完全放在吸引游客到这里来,而是关注市民的消费就业,提高生活质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和吸引力,对外开放一些旅游景区,但依然以城市内生为基础。很多大城市的发展从为游客服务改成为市民服务,北京的一些项目也在朝这个方向考虑。

  旅游暂时成为地产业的避风港,但是从长期来看,地产的介入还跟城市发展有关。日本和美国的城市化都在走郊区化的道路,地产商介入到旅游地产也要适应这个规律。通过旅游地产发展到人文社区有个过渡,因为很多大地产商做不了微观的东西,如做休闲社区,里面的公园和社区是息息相关的,但地产商不知道怎么做公园,只知道做经营性场所。

  二是基于这些社区的学术与配套设施,比如美术馆博物馆。现在这些设施全部集中在市中心,但日美经验显示很多博物馆都是散落在乡村或城乡接合部,真正是老百姓的文化设施,所以这一块怎么搞也是空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房地产的调控不是简单的控制,而是要提高其内部的质量。

  城市规划对旅游业影响深远

  ●刘德谦,北京旅游学院教授

  中国旅游的整体发展和未来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出境旅游增长是最快的,国内游增长次之,入境游继续徘徊;对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还是在波动中上升;假日制度方面,最高决策部门会在百姓呼声中实现假日的优化;团队游客将继续减少,近一两年内,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会获益,团队游价格可能会在一两年内升中有降;中国旅游投资将出现小高潮,著名景区可能部分迎来扩容的机遇,服务也将有所改善;电子商务网上预订的现代业态力度会继续增长。

  《旅游法》公布后,大家比较敏感的是不能硬性安排购物和自费项目,而是规定中的“但是”条款:“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因此,合法购物的情况在未来会逐渐有所恢复。

  《旅游法》第三章中关于旅游规划的内容是以前法律所没有的,这些规定对旅游业的影响很深远,其中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在城市建设上要考虑旅游用地,这是超越以前所有法律的,这应该引起旅游主管部门的注意,这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法律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意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范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