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新艺术·艺术图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2:新艺术·艺术图示

夏健强的画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这幅《自画像》略放大了头的比例,撑起画面空间,因此具有了一定的造型张力,很好地凸显人物的性格。颜色上,画面仅做黑白处理,不敷彩色,令表达的物象直接而纯粹。
艺术作品最能打动人的是情感。男孩的神态如此真挚、深情,形成了作品的精神气质,完成了从再现客体形态到表达客体主观情感的提升。
生活最美好的是时光流逝,岁月静好。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一只红气球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进入这片幽静的森林,气球一侧是牵着气球行进的孩子,另一侧是跟随孩子的父母。幸福写满三个人的笑脸。这个场景值得每个人都期待与珍惜。颜色的对比加强了层次关系,更好地烘托了主题,衬托了人物。
小狗造型滑稽,动态感强,看似一幅临摹作品。葆有一颗敏锐的心,把握瞬间的感动,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开始,也是一个孩子进入艺术之门的开始。
这幅作品虽然面部的特征很成人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睛、神态以及背景的描摹感受到这是一个孩子的视角。他静静地注视着什么,有些羞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绘画内容,将生活的点滴转化成作品。看这幅作品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对快乐的父子,周遭的树通过粗细的变化与位置的安排,清晰地制造出了森林的空间。一簇簇花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很好地点缀了画面。
这幅以中景距离描绘主体内容的作品,男孩与他的猫并排在一起,一只粉红小鸟成为画面焦点,在画面中吸引男孩和猫的目光,在画面外吸引观者的注目。主体周边的树叶均匀分布,朝向画面正中的人物,形式感很强,但略显刻意,容易产生呆板的负面效果。
这是一幅主题创作。秋天的主题是丰收。暖色的调子很适合呈现这一主题,于是红了枫叶,黄了麦田……一下子能想到的秋天的风物,再加上稻草人以及这个季节罕见的蜻蜓、蝴蝶被作者罗列在画面上,主题吻合了,但是缺少对主题带有个人体验的表达。
剪影是一种对比的绘画手法。传统的美术教育常使用较亮的渐变背景衬托暗色的剪影人物的简易模式,呈现固定的画面效果。这一方式,因为易于产生好效果,对于初学绘画的孩子,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
生活的点滴都能够以图像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这些图像是美术创作的原材料。欢乐的童年,梦境的云端。下巴上扬,嘴角微翘,双手轻放在云上,目光安宁,优哉游哉地坐在高处,男孩天性尽现。

  夏健强,强强,沈阳小商贩——夏俊峰的儿子。在夏俊峰事件引起关注时,强强的画经网络传播,甚至被质疑与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雷同。其母张晶承认,强强确实临摹过几米的作品,但只有少数十几张。本报从强强现有的三百多张作品中选取几张刊登,由今日·艺多国际儿童中心美术教研主任张君义进行点评。

  在母亲张晶的眼里,夏健强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把家里墙壁画得黑了吧唧”的,但一旦丢给他一只画笔,“就能安安静静地坐一下午”。

  强强出生于2000年,从三岁开始,幼儿园老师就时不时唠叨这孩子有绘画天赋。夏俊峰和张晶直到夏健强7岁的时候,才将他送到家附近的少年宫学习绘画,每周六一堂课,从蜡笔画、铅笔画、水笔画,到之后尝试水粉,现在用丙烯作画。张晶时不时从强强那里得到一幅画作为“礼物”,儿子卖乖时就对妈妈说,“今天我给你画个双眼皮、大眼睛”,调皮时会“威胁”夏俊峰,“你再这样我就给你画个小眼睛、大嘴巴”。

  像所有母亲一样,张晶收集儿子的画作为其成长的验证,这几年下来数了数“藏品”一共三百多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是他爸爸(夏俊峰)出事的那个父亲节,他画了两颗红色的爱心,上面画了一个爸爸。”

  张晶说话的语气很平静,说到网上热议强强“抄袭”几米作品,她回应说:“两年前,强强11岁的时候,网友给我们寄来好多几米的画册,他很喜欢,老看老看,后来就根据几米的画,加上自己的想法,画了大概十几张。”

  如今,强强已经从几米的风格中走出来。张晶认为一是因为孩子对事物的爱好向来都很短暂,其次强强的绘画能力一直在提升,“过去他会把纸张画得很满,但现在就会注意留白”。强强的最新一处进步,“是努力要把人物的眼睛画得水汪汪的”。

  今年暑假,夏健强到北京宋庄向艺术家刘玉君学习。说是“学习”,其实“他进入我的工作室,我们都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我画我的,他画他的,我把他当成小艺术家,并不是学生。”刘玉君回忆,两人相处了一周时间,他给强强布置了三幅画。

  第一幅,刘玉君找了一张照片让强强临摹;第二幅,让强强为自己画一张肖像画;第三幅,强强在工作室阳台画风景写生。“强强照着图片画的画,还不如他给我画像来得好,因为他抓住了我的特征。我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准备,我也没有坐在他的面前,但是他对我的个人特征把握很到位,我的海魂衫、光头,尤其那个胡茬儿,强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刘玉君评价了强强交上来的三幅作品,“他画写生时,对着这样的风景画出的却是另外一种东西。有些人擅长画得像,但强强不是这种人,他会在里面加入自己的想法变成自己的东西。”

  而画写生时恰逢北京夏天最热的时期,夏健强坐在室外两三小时,让躲在空调房里的刘玉君感受到孩子身上“刻苦”的精神。

  张晶承认强强进入初中后“文化成绩一般”,孩子也曾和妈妈对话过几次,想直接考美术院校。“他觉得画画轻松多了,学习太烦人。”对于未来,张晶有些迷茫,她说全由强强自己决定,“如果哪天他对画画失去兴趣,不想画了,那就不画。我不强求他成为艺术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郑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