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新艺术·艺术跨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3:新艺术·艺术跨界

好莱坞动作巨星个展亮相俄罗斯,36幅表现主义画作坦露内心世界

史泰龙 左手出拳右手绘画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美国演员、导演及制作人。史泰龙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歌舞团演员。1976年,史泰龙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剧本《洛奇》并主演该片,获得巨大的成功。此后,史泰龙在数集《洛奇》系列电影中自编自导自演,声名日隆。1982年他又编剧、主演了电影《第一滴血》,再攀事业巅峰。
史泰龙大获成功的电影《洛奇》中的形象和他的自画像一同展示。 图/CFP
1
2
3

  史泰龙,这个名字在大银幕上代表着“硬汉”形象,而近日在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里,他却用绘画坦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名为“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艺术1975-2013”的展览,展出了这位现年67岁的电影明星横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展期从10月27日至2014年1月13日。史泰龙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如果还能选择,他希望不做演员,而是将其毕生精力投入绘画事业。“我想,我做画家会比当演员强得多”。在史泰龙看来,绘画较表演更为个人化,也更加随心所欲。“通常你演的都是一个确定的角色,你无法说你真正想说的。一个英雄似乎都不能说太多话,你得是坚忍而寡言的”。

  这次展览展出了史泰龙创作的36幅表现主义画作。“我1969、1970年开始画画,由此进入了这个与我电影明星的身份交替的世界。当我是兰博、洛奇这样的英雄时,我的自我身份反倒退居次要了。所以我开始画一系列的画,内容都是关于演员的两副面孔,我想画出这种截然不同的两面”,史泰龙说。在他的作品中的图像与人物,无一不是他个人创作和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并非传统写实式的呈现,而是“潜藏着史泰龙经历的秘密”。

  绘画之于史泰龙,既是帮助表演的工具,也是纾解情绪压力的妙方。有评论认为,他的作品大胆粗野,甚至极富侵略性,与他的电影角色一样鲜艳多彩、充满表现力,且十分抽象。这位演员选用了他最为熟悉的主题进行创作,拳击与电影中的角色肖像画是此次展出的重要主题。

  此展在圣彼得堡开幕首日就吸引了1000名观众慕名前来。然而,原本常年关注俄罗斯艺术的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因这个展览也招致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他们不应该展出一个明星的作品。“如果我的到访对一些人来说是种挑战,那就由它去吧”,史泰龙回应说。而策展人辩解称,史泰龙的画展并非放在博物馆的主楼,而是在该博物馆一个当代艺术的分区展出,这个展区还展出像安迪·沃霍尔这样的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俄罗斯博物馆馆长弗拉基米尔·古谢夫(Vladimir Gusev)则表示,史泰龙的画作展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男人的个性,并非简单的爱好者之作”。古谢夫称赞史泰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其作品“充满能量与活力,令人过目难忘”。他还补充道,“俄罗斯博物馆不会展出差的艺术家的作品”。

  编译:陈然

  自 述

  正如我们很多人一样,我也有很多家庭问题,我的家庭并不和睦。所以当我11岁时,我想我需要些什么。但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从朋友那里我获得不了满足,从运动那里也无法得到。当我发现艺术的那一刻,我找到了一个朋友,一个可以时刻与我相伴的朋友。艺术对我来说就意味着这个。电影很好,我当然很幸运能演那些电影,也许它们是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的原因。但或许我首要的自我认知是一个找到了艺术,也被艺术找到的男人,这才是我希望做一辈子的事。

  ■ 风格

  遵循大胆用色的德国传统

  史泰龙在大银幕之旅开启之前就曾学过艺术。年少时,他在瑞士学习艺术,并希望成为一名艺术家。之后,他始终不间断绘画。

  史泰龙的创作深受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他曾说,自己深受德国和俄罗斯艺术的影响,在他创作的起步阶段,也从诸如毕加索、达利这样负有盛名的画家那里学到很多。“我一直遵循大胆用色的德国传统,我非常喜爱格哈德·里希特”。他将私密的情感投掷到画布上,以红色、黑色和黄色来表现,每一幅画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2011年,他在瑞士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

  ■ 作品赏析

  ① 1977年的《朋友之死》是史泰龙为他还未成名时的经纪人简·奥利弗女士而作,“我还在跑龙套的时候,是她发现了我。后来我演了《洛奇》,她却因癌症过世”。

  ②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史泰龙创作过不止一幅纪念他的画作,最知名的就是这幅《Never Ever Land》。

  ③ 1975年的作品《寻找洛奇》。他透露,在创作“洛奇”角色无从下手时,正是借助于绘画来寻找答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