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1:书评周刊

《纽约书评》50yrs & 《巴黎评论》60yrs

一本超越书评的书评刊物与一本坚守文学的文学杂志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师春雷

  前天,也就是11月14日,是书评周刊十周年的大喜日子。这段时间,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的美好祝福,其中有陪伴书评周刊一同走过过去十年的老朋友,也有我们很高兴能结识到的新读者。11月11日还是《新京报》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的时间不能算长,但一份报纸和一叠书评周刊共同经历与见证了过去十年中国的激烈变迁,还是已经有了一种沧桑感和历史感,当然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的兴奋和期待。

  本期书评周刊的封面主题便是纪念与庆祝。当然,我们还并不想高调地庆祝自己的生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今年刚好是全世界书评业内最受景仰的刊物之一《纽约书评》创刊50周年及以刊发优秀文学作品和作家访谈著称的文学杂志《巴黎评论》创刊60周年的年份。

  这两本刊物都为书评周刊的工作带来了引导和鼓舞。50年来,《纽约书评》一直坚持刊发深入而有见地的长篇书评,他们邀请所有知识领域内最为权威的作者,评论最重要的书籍,传播杂志认为最应该向公众传播的知识与见解,并希望以此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虽然刊物定名为《纽约书评》,但正如英国《卫报》所评论的,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纽约和书。作为一本人文类刊物,它带着鲜明的政治关怀持续地刊发时政报道与评论,以深入严谨而专业的分析参与最重要的政治讨论。相比之下,早十年出生的文学杂志《巴黎评论》则显得更加温和与纯粹。虽然名为“评论”,但它其实不发表评论,而是坚持刊发囊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在内的纯文学作品,坚持文学的立场,保护作家尽量不受评论的干扰与伤害。比起来自评论的“外部”声音,《巴黎评论》更希望让作家本人发声,他们从第一期就开始经营“作家访谈”栏目,刊发杂志特邀采访者与知名作家之间的长期访谈,让作家本人来透露写作的秘密。长期以来,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一直是被全世界作家与文学爱好者所共同分享的一座宝库。本期,我们制作了关于这两本名刊的两份问卷,两位回答者都是它们的长期读者,对于刊物十分熟悉。我们希望通过十余个问题,回顾这两本刊物的历史与重要时刻,以最快的速度带领读者了解它们杰出的工作。

  当然,书评周刊还是在内页给自己做了“庆生”,书评创刊编辑之一涂志刚撰文回顾了书评周刊迄今为至评选出的九本“年度好书”。

  相比已走过半个世纪的《纽约书评》和《巴黎评论》,书评周刊还十分年轻。在我们如今所身处的这个充满变动的世界中,相信不论是《纽约书评》、《巴黎评论》还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在传播介质和内容呈现的形式上,都需要迎接变化与调整。但我们依然相信,一本刊物最基本的精神与价值内核,不应随时代的浮躁和喧嚣而改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