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巴黎评论》问卷

《巴黎评论》六十周年和人类文明史上“最持久的文化对谈”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巴黎评论》第一期于1953年春天出版,从一开始杂志就设立了“小说的艺术”这个作家访谈栏目,第一期的访谈对象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
《巴黎评论》的长期灵魂人物乔治·普林普敦,2003年去世。普林普敦是个传奇人物,做过演员和爆破专家。同事和后辈们说他很有绅士风度,喜欢提携后生,不过也无法真正接近。
海明威、村上春树、卡佛在《巴黎评论》访谈中透露了哪些秘密?扫一下就可以读到。

  几乎所有文学读者应该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因为,你在市面上能够读到的篇幅最长、最深入的作家访谈几乎都是出自他们家,而且几乎网罗了二十世纪所有最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福克纳、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唐·德里罗、艾丽丝·门罗……《巴黎评论》不刊发文学评论,而是专心经营作家访谈这个版块,就是为了让创作界的内行来公布行业秘密。有评论说,《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持久的文化对谈”。今年是这本文学名刊创刊六十周年,和《纽约书评》一样,我们也以这篇问答形式的文章,作为庆祝。

  《巴黎评论》是本季刊,长期以来坚持以作家为主要稿源,以文学为本,让作家有机会通过访谈的形式影响读者的文学观。它有可靠的稿源,虽然也是赔钱做杂志,但读者的捐赠应该不菲。

  问:今年是《巴黎评论》60周年,他们有什么样的庆祝活动吗?

  答:纪念六十年特刊是今年春季出来的,封面上是乔治·普林普敦慈祥而微醺的巨大脸庞。普林普敦是《巴黎评论》的第一任主编,不过不是创始人,杂志创始的故事很有趣,稍后可以再说。现任主编斯坦恩和几个杂志经常刊发的作家也借六十周年之机上了Charlie Rose秀,谈杂志近况,叙旧迎新。

  问:《巴黎评论》的办刊理念是什么?

  答:1953年春季的创刊号说得比较清楚,这本杂志力推有文学创作才华的人,保护文学家,并不排斥批评,但力图淡化它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巴黎评论》也一直以此为标志。这种杂志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就在美国层出不穷,都被称为“小杂志”。所谓“小杂志”,不仅指推新人发行量小,也指在文学理念和政治立场上偏离主流,态度激进,著名的The Dial和The New Masses等都是如此。

  不过实际上《巴黎评论》并非无关政治,其主要创始人彼得·麦西逊上世纪50年代初为美国中情局效力,杂志创刊的经费也由中情局提供。冷战早期美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和输出美国软文化实力,遏制苏俄文化影响,中情局招揽了许多文化人士为其服务。麦西逊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构想成立了《巴黎评论》作为在欧洲传播美国文学和价值的基地以及他在巴黎活动的掩护。这段历史因1977年《纽约时报》一个报道而首次曝光,也正是这之后杂志才与中情局正式脱离了关系。后来麦西逊本人也证实了此事,去年美国新闻文化网站salon.com刊出长文详述这段历史始末。

  问:能否说说《巴黎评论》作为一本文学杂志最大的特点?

  答:这是本季刊,长期以来坚持以作家为主要稿源,以文学为本,让作家有机会通过访谈的形式影响读者的文学观。美国很多刊载文学作品的杂志都是综合性杂志,出刊密度大,也通常包括时事专题报道和文学文化评论等内容,The Harper's(《哈珀斯杂志》1850年创刊)和《纽约客》(1925年创刊)就是典型。当年与《巴黎评论》并驾齐驱的一些“小杂志”都因为资金原因关闭了,但1998年又出现了一本与它相仿的新杂志,名为McSweeney's,创办人是中生代作家戴维·埃格斯,做得不错。当然,《巴黎评论》的地位还是很稳固,有可靠的稿源,虽然也是赔钱做杂志,但读者的捐赠应该不菲。

  五十年代以来杂志内容有所变动,但一直初衷未改,注重诗歌、小说、散文,偶见作家信件,回忆录,忆友人书等。时而也有特约稿件,如名家的新作首发或是作者、诗人、译者之间的对话。

  问:在你看来,国内有哪些文学杂志的工作可与《巴黎评论》相提并论?

  答:《花城》、《收获》,《文学月刊》这些杂志吧,不过这些都其实不与《巴黎评论》对等。它在中国很难找到对应物。

  问:通常,一期《巴黎评论》是由什么样的作品组成的?

  答:篇幅最大的是原创小说和诗歌两块,创刊号就发了一部麦西逊的短篇《替代》和乔治·斯坦纳的两首诗,还有专题散文和艺术(插图艺术和其他视觉艺术)两部分。但杂志的核心是作家访谈系列,这个系列始于创刊号,开始分“小说的艺术”和“诗歌的艺术”两部分,后来增添了“戏剧的艺术”和“传记的艺术”,2010又出现了“漫画的艺术”这个新门类。五十年代以来杂志内容有所变动,但一直初衷未改,注重诗歌、小说、散文,偶见作家信件,回忆录,忆友人书等。2010年六月杂志与时俱进,创办了一个电子刊物,称为《每日巴黎评论》,这上面有各种文化评论文章,内容更为自由随性。2012年更是推出了App,免费提供电子刊物的内容和《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

  问:《巴黎评论》中首发了哪些作家?

  答:去年去世的女诗人艾德里安·里奇、菲利普·罗斯、奈保尔、T.C.波义耳、莫娜·辛普森、和里克·穆迪(《冰风暴》作者)等。另外还有一些大作家的重要作品是首发在《巴黎评论》上的。贝克特的《马洛伊》的部分章节就首先在这本杂志面世,还有卡尔维诺的故事集(还未翻译成中文的《乌鸦最后驾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后现代作家巴塞尔姆的故事《爱丽丝》,杰弗利·尤金尼德斯的处女作《处女的自杀》和弗兰岑叫好又叫座的小说《纠正》等等。

  问:能否举例说说《巴黎评论》中刊发的名篇,或者是最让你激动的作品?

  答:我是2000年到美国求学之后开始看这本杂志的。一次在书店里读到杂志上发了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个伟大的世界中》的开头一幕,觉得作者对纽约路人的描摹特别风趣。

  私心里觉得《纽约客》的短篇小说更加吸引我一点,新晋诺贝尔得主门罗的短篇就有不少发在那里,我还会挑选《纽约客》里的短篇小说给学生读。《纽约客》是文化人的地盘,而《巴黎评论》是作家之间的秘密聚会,我略偏向前者。但《巴黎评论》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时常会看到作家谈创作过程,最近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的Rachel Kushner就曾撰文回忆自己是如何受一幅图像启发而创作了小说Flamethrowers(《投掷火焰的人》)的。

  《巴黎评论》不刊载文学批评和书评,而是专心经营作家访谈这个特色板块,就是为了让创作界的内行来公布行业秘密,揭示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抵御来自于“批评”的审视。

  问:《巴黎评论》的一大特色是每一期都会刊发长篇的作家访谈,这成为它最负盛名的一个栏目。通常,访谈者在做访问之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答:给《巴黎评论》作访谈的编辑或作家很辛苦,他们要飞到接受采访的作家的住处附近,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所以不能事先把所有问题准备停当。作者在访谈中提到什么掌故,记者马上要反应出来,接上话茬,提出新的问题,很不容易。有的采访者还要引经据典来导向要问的问题,比如举罗伯特·布鲁斯蒂恩的一句名言,让哈罗德·品特来回应,所以要有很强的文学和艺术素养才能胜任。

  问:《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不仅会谈到作家的写作艺术,也会谈到他们的生活,通过这些访谈,我们知道作家怎么安排、思考他们的生活,这对于理解他们的艺术很有帮助。能否举例说说我们从这些访谈中能知道的有意思的事?

  答:《巴黎评论》不刊载文学批评和书评,而是专心经营作家访谈这个特色板块,就是为了让创作界的内行来公布行业秘密,揭示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抵御来自于“批评”的审视。

  许多作家讳言个人生活,但愿意畅谈写作过程,而这其实也是我最喜欢看的内容。福克纳就非常反感在访谈中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巴黎评论》1956年对他作的访谈就没有流露半点偷窥欲,围绕的都是文学创作的机理。福克纳在访谈中称好作家需要三件宝物,即“经历、洞察和想象力”,若个人经历不多,另外两项可以补上。在回答“如何成为优秀小说家”的问题时,他说需要“99%的天赋,99%的自律,99%的勤奋”,可谓“完美”主义的典型。他也很坦诚地描绘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说自己从很早开始就意识到不仅每一部作品需要有统一架构,所有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也应该显示出清晰的脉络,同时他也领悟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为自己提供了毕生无法穷竭的素材,“只要把实际存在的东西升华为猜测和传说就可以实现一种自由”,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当然不是所有作家都珍视隐私,像诺曼·梅勒这样的话题大王就口无遮拦了,可以很坦率地谈及自己与同等地位作家之间亦友亦敌的竞争关系。

  问:《巴黎评论》在过去的60年间影响力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据现任主编斯坦恩说,订阅《巴黎评论》的读者在最近十年里翻了三番,势头很好。这也不可全信,但应该出入不大。新的纯文学杂志要存活很不容易,不过McSweeney's发展很好,略有后来居上之势,视野上比《巴黎评论》更为国际化,对少数族裔以及欧洲以外的移民文学多有眷顾。创办人埃格斯就是当今美国国际化写作的代表。即便如此,我还是相信《巴黎评论》会继续发展。固然会迁就新的阅读习惯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但不会改变自己一贯的文学理念和选稿标准。

  提问者:吴永熹

  回答者:金雯(复旦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