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防癌体检 不以项目多取胜,重在有的放矢(2)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早于影像学检查3-13个月发现肿瘤。图/CFP

  (上接D02版)

  观点

  在国外,老百姓学习了肿瘤防控知识,知道此时虽然没有患这种病,但是每年或者每两年、每三年做一次针对性的癌症筛查是有意义的,这种意愿性的筛查才能叫做机会性筛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

  肿瘤发现难易程度列表

  能够早期发现的肿瘤

  宫颈癌 乳腺癌 大肠癌 前列腺癌 皮肤癌

  可能较早发现的肿瘤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肾癌 肺癌 鼻咽癌 甲状腺癌 膀胱癌

  不易早期发现的肿瘤

  血液肿瘤 神经系统肿瘤 胰腺癌 骨肿瘤 某些生殖系肿瘤(卵巢、睾丸、子宫内膜等)

  ■ 聚焦肿瘤标志物

  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意义不大

  但并非所有癌症都能被发现或被早期发现。肿瘤是一种慢性、增殖性疾病,1个肿瘤细胞开始异常增殖,一直到现有的影像设备发现小瘤巢(最早期可检肿瘤),一般需要10—30年,甚至更长时间。刘端祺说,有的血清标志物可以预测影像学还不能检测的小瘤巢,可惜这样的情况还不多。

  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早于影像学检查3-13个月发现肿瘤,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体检费用在500-1000元左右,适合于自愿掏腰包买定心丸的人群。

  但肿瘤标志物并非具有100%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喝酒、炎症、睡眠不足、过频进补也有可能造成指标异常。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临床上,通过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大多用于对已经患有恶性肿瘤的人进行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而不是早期肿瘤的筛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刘颖琳副教授说,比如,当通过妇科B超发现卵巢肿瘤后,可通过做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等)有助于术前估计肿瘤属于良性还是恶性,为医生治疗、术前准备与术后观察提供依据。

  “从胃癌的肿瘤标志物来看,它对胃癌的发现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值得依赖。早期胃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明显。”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徐瑞华教授说早期胃癌应该通过胃镜来筛查。

  “可以通过查血清中的前列腺素PSA物质来判断早期前列腺癌,对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出对及时发现胰腺癌比影像学要早,长期肝硬化病人追访检查发现甲胎蛋白的突然升高有指导肝癌的价值。除此之外的别的癌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意义不大。”刘端祺说,其他的癌症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多数都滞后于影像学的检查。

  即便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任何详尽检查都做过,也没有一种方法能确定此人就不得癌症。刘端祺强调说,“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一种万无一失的手段能查出所有肿瘤,最先进最全面的体检也没有可能查出所有的癌症,所以世界抗癌联盟提出的口号是:“预防可以预防的癌症,治疗可以治疗的癌症”,很实际!这个口号告诉我们,健康其实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医生只是帮助者。

  去年,美国报告肿瘤临床治愈率高达68%,主要依赖于他们的公民卫生知识普及率较高,保健系统比较健全,大多数肿瘤都能在早期发现。就中晚期癌症的治疗水平而言,我国城市和美国差不太多,大家都一样,难得把晚期肿瘤病人治愈。

  前沿

  我国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并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这是人热休克蛋白90α被发现24年来,全球首个将其用于临床的产品,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水平、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学者在人类肿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贡献。热休克蛋白90α对于已经确诊的一部分肿瘤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疗效的判断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现在将热休克蛋白90α用于肿瘤普查和早期诊断,还缺乏相应证据,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

  ■ 热点问答

  靠基因学发现早癌还不到时候

  Q 有段时间通过基因学检查来预测肿瘤很是流行,被称为是高精尖的体检方式,请问这种检测方式预防肿瘤靠谱吗?

  刘端祺:在现阶段常规和防癌体检中,靠基因学检查发现早癌还不到时候。现在,临床上对已确诊的部分癌症病人通过基因学检测进行分型来选择治疗方案,而非预防、诊断早期癌症。现在的确发现一部分人群有一些特定基因会让患癌的几率增高,所以花不少钱进行基因分析可能筛选出的只是“高危人群”,而非“癌症患者”。

  比如基因学检测能发现有些人吸烟量很大得癌的几率却很低,另一些人只要吸烟就容易得癌。但不可能因此劝人可以吸烟,因为癌症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现在能检测出的基因片段只能得出一个人可能易感或不易感癌症,而非断定这个人是否会得癌症。

  PET-CT不作为常规防癌体检

  Q 关于CT和核磁、PET-CT这样的先进影像学技术被运用在高端体检上,你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检测吗?

  刘端祺:目前用于体检的,关于乳腺的核磁检查对高危人群敏感度非常高,对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意义;低剂量的螺旋CT对检测出一部分早期肺癌有意义,建议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使用。PET/CT确实可以发现疑似病变,还能对疑似病变做出性质分析,而且可以检查全身情况,发现CT、MRI、穿刺活检等很多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肿瘤,但PET-CT也并非万能,它的一次近万元的价格限制了它适用的人群,而且它的辐射相对较大,不能作为常规防癌体检。

  可一至两年做一次防癌体检

  Q 一般人多久做一次这样针对癌症的体检?

  刘端祺:一般人一至两年做一次足够了。如果需要延长或缩短时间,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我认为体检只是尽早检出,最好的办法还是防患于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心情舒畅,注意饮食,适当运动。

  Q 关于体检机构,你认为选择哪里的防癌体检更放心?

  刘端祺:我认为具有体检资质的专门体检机构,各个三甲医院的体检部门,有丰富经验的大夫和精准度较高仪器的机构,都可以进行体检。

  Q 在针对癌症的体检项目选择上您有什么建议?

  刘端祺:罹患癌症是概率问题,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得癌。北京居民处于癌症发病概率前十位的肿瘤部位分别是:肺&气管、胃、直肠、肝脏、食道、乳腺、胰腺、淋巴、膀胱、甲状腺,可以看到肺部、消化系统和乳腺加在一起,加上南方常见的鼻咽部癌症,占整个肿瘤发病率的70%以上,所以在体检时关注这些脏器,选择精准的B超等都能尽早发现大多数癌症。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潘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