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文化新闻·重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文化新闻·重

爱猫奶奶莱辛 不再歌唱了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享年94岁;作品引入中国很早,销量一般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江楠)当地时间11月17日,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于伦敦家中去世,享年94岁。这位诺贝尔奖最年老得主,这位在得知自己获奖后笑着说“很明显,人们想到我,就想到夕阳”、爱猫成痴的老人选择在一个清晨平静离世。

  后期创作被评价“四流”

  从1950年发表《野草在歌唱》,莱辛的创作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多样的风格的确是她文学创作的一贯追求。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黄梅将这种追求称为“精神、艺术的双重漂泊”,“她早期崇尚写实,隐约可见俄国写实文学的影响,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她本人也去了英国,你可以在她的作品中明显感到她在试图和这种风格拉开一定距离,比如《金色笔记》就是在写作方式和表达思想上做了新的尝试,她之后创作的太空小说就更明显了,借用了科幻的手法。”

  但莱辛的尝试也遭到一些批评家的质疑。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莱辛获奖之后便说“尽管莱辛在早期的写作生涯中具有一些令人仰慕的品质,但我认为她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四流的科幻小说。”2007年莱辛出版的《裂痕》也被评论家称为用“简单的二分法将性别角色及两性关系降低到幼稚水平”。

  在黄梅看来,一个作家写了如此长的时间,肯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和文化的风景,大家对这种变化的感受不同,是完全自然的事情。但她在莱辛的小说中看到一种表演意识,“她的精神追求有一种表演意识,她的某些技巧实验,也是有意识地在演示自己的追求,我想她后期的小说有一部分问题可能出在这方面。她的作品不是全然聚焦于追求的目标,她总留有一丝目光看着自己的追求。”

  盼望从战争焦虑中解脱

  2007年,多丽丝·莱辛以88岁的高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她的写作生涯则于次年停止。2008年莱辛出版了自己最后一部小说《阿尔弗雷德和艾米丽》(Alfred and Emily)。莱辛的编辑皮尔森回忆当时的情况,“当时她对我说这是我最后一本书了,我们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的年龄太大了,我能感觉到她的疲惫。”

  《阿尔弗雷德和艾米丽》是莱辛对其父母早年生活的回顾,探讨了他们的人生如何被一战影响。实际上这本书也反映了莱辛本人所遭受的战争的影响。莱辛认为她大部分性格都被其父母的战争经历所形塑,“我出生在一战时期,父亲在战壕的怒吼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继承下来,并且再也没有离开我……这给了我一种可怕的预感,让我相信一切事情永远无法平凡、得体,一切都是注定要被毁灭的。”莱辛说战争对她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如果我死了,我会很高兴的,这会让我从战争的焦虑中解脱。”在最后一次接受《每日电讯报》的采访时,莱辛如此说道。

  ■ 莱辛与中国

  莱辛曾到访中国 作品不畅销

  被作为进步作家引入中国

  1993年,莱辛曾到访中国,她先后走访了四座城市,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在北京,她应邀在中国社科院参加中外作家座谈会,会后大家一起吃饭。“饭桌上一共有三个客人,莱辛、德拉布尔和她的男朋友迈克尔·霍尔洛伊德”当时在场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回忆。德拉布尔很善谈,莱辛则显得安静,话不多,“但给人感觉是一个非常亲切的老太太。”

  而莱辛的作品则比她本人早到中国近40年的时间,当时她被作为进步作家引入中国。“我在文革的时候就知道莱辛了,她的作品在五六十年代就被介绍进来,因为她原来是共产党员,当时苏联介绍英国文学肯定会提到她。”陆建德说。1955年、1956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先后推出了由解步武翻译的《渴望》,这是中国最早的莱辛的中译本,1956年《野草在歌唱》、1958年《高原牛的家》也开始有了中译本。

  但莱辛真正引起关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当时中国对西方的理论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女权运动,莱辛作为女性作家会关注女权主义、女性知识分子在当代面临的种种困境,她是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得到的关注,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陆建德说。

  读者接受有限,书卖得一般

  但相较于学界对于莱辛的关注,中国普通读者对莱辛的接受似乎有限。南京大学出版社在多丽丝·莱辛获奖之后很快出版了她的《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之后又推出了“非洲故事集”等,“都卖得一般,最好的也就五六千册”。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图书编辑部主任杨全强说,“莱辛的销量在诺奖作家中算中等还要偏下一点,译林出的《金色笔记》、浙江文艺出的《特别的猫》卖得应该会好些。”在杨全强看来,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一部分是因为莱辛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作家,“她不像帕慕克、赫塔·米勒、耶利内克这些作家有一些新闻点,莱辛除了获诺奖就没什么新闻了。”

  陆建德则认为莱辛作品关注的焦点和我们当下社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她曾经关心中年知识女性的命运,但这在当下中国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关心。实际上,莱辛、德拉布尔、A.S.拜厄特都作为女性知识分子来谈女性的问题,但中国女作家写作时好像没有涉及女性知识分子面临的种种难处。”

  《金色笔记》中译版的翻译陈才宇教授认为,这本书的语言通俗,但其背后表达的思想很多人却无法吃透,“她想在小说中表达三大主题,四分五裂的世界、四分五裂的人格以及她本人的文艺思想,这很宏大,看起来有些乱,我们的读者可能不知道她想要讲什么。”陈才宇觉得这不只是中国读者面临的问题,“《金色笔记》1962年出版,莱辛2007年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半个世纪过去了全世界才理解她的书,她的写作风格太超前了。”

  多丽丝·莱辛

  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代表作包括《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等。2007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奖时年龄最大的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对一个分裂的文明做了详尽细致的考察”,她的《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

  ■ 莱辛小传

  逃走的祖母

  “是的,死亡,死亡的时刻。我想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1999年,多丽丝·莱辛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承认,自己一直在想着死亡这件事。如今她当然已经得到了答案。

  就像莱辛自己说的那样,她的生命始于她出生前。一个英国男人在一战中受伤变成瘸子,和照顾他的护士走在了一起,成为了莱辛的父母。莱辛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出生,她5岁时,全家搬到英属殖民地南罗德西亚(津巴布韦)。他们本来想靠着耕种玉米致富,但并未如愿,家境在接下来的20余年里始终贫困。

  莱辛回忆童年时说自己的痛苦多过快乐,那些经历都成为了之后她写作的源泉。而她眼中的快乐,是她与弟弟对大自然的探索,他们在原野上奔跑,和小鸡、猫狗嬉戏……不过,母亲不希望女儿变成野丫头,莱辛被送进修女学校,后来她因为眼疾退学,之后再也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我没有想过成为小说家,我只是想要逃走。”从伦敦订来的书籍是她逃走的任意门,狄更斯、吉卜林、D.H.劳伦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成为了她的伙伴。

  15岁那年,莱辛终于真的出逃,她离开家找到一份保姆工作。19岁那样她嫁给了弗兰克·威兹德姆,孕育了一双儿女。这段婚姻让莱辛觉得像是坐牢,她并不甘心顺从时代只是当一个无怨无悔的贤妻良母,选择了离开,因为“担心成为自己害怕成为的人”。莱辛的第二段婚姻关系在1945年建立,她嫁给了弗里德·莱辛,一位来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生育了一个儿子。这段婚姻也以分手而告终,但是这个德国姓氏伴随了她的后半生。

  1949年,莱辛带着幼子移居英国,当时她一贫如洗,皮包中最珍贵的应该就是那本名为《野草在歌唱》的小说草稿。这本书以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为题材,在次年出版后让莱辛一举成名。

  猫咪在莱辛的一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3岁时她养了人生的第一只猫,在非洲的时光里,她最多的时候和40多只猫打交道,此后猫咪伴随她的一生。1967年她出版的那本被翻译成《特别的猫》的书可能是她在中国卖得最好的一本书。

  人们还喜欢把莱辛描述为女性主义者,因为她笔下的女性总是独立而渴望自由,但她自己却否认《金色笔记》是为妇女解放而做,即便小说里的主人公的姓氏与写作《自己的房间》的伍尔芙相同。莱辛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女权主义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对享有特权的妇女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没有触及到穷人和第三世界的劳动妇女的生活,这一点使我很忧伤。”

  1993年,莱辛曾经来到过中国,但她不认为有必要把这段短途旅行在自己的文字中体现出来。在上海她看到,一条街道上既有欧洲时尚风格的商店,也有贫困的一家人挤在光秃秃的房子里唱生日歌,这让她觉得“世界上每一个发达国家——不管是法国还是英国或是美国,都或多或少将它们的文化强加给了不太发达的国家。”

  和很多作家一样,除了文学,莱辛对艺术和戏剧都有兴趣,她生活在伦敦,时常去看戏剧和歌剧,也会参观展览。她还喜欢去汉普斯特荒野散步,以及园艺和读书。

  对于变老和死亡,莱辛都有过思考。她讨厌骨骼变得僵硬,但同时她也收获了一种平静和超脱。“所有的事情看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要,我觉得那也是一种乐趣和喜悦。”

  撰文/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