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星期五周刊·放大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星期五周刊·放大镜

夏雨、李冰冰、高群书等获奖者分享金马趣事,致敬金马50年

金马奖评的真正是电影本身(1)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出于种种原因,金马奖自1962年创设以来,近三十年间都是针对港台电影的奖项,大陆电影和影人都是隔岸观火。直到上世纪90年代,金马奖的大门才向大陆敞开。1990年,斯琴高娃以影片《贩母案考》获第27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成为金马奖历史上入围的大陆演员第一人。之后,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举办的第33届和第35届金马奖上,首执导筒的姜文和陈冲各自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天浴》大获全胜。从此,大陆电影开始成为金马奖的“常客”。

  随着港台电影产业的日渐衰退,大陆电影的发展则愈发迅速和成熟,电影市场与影响力也逐渐占据了华语片的主导地位。纵观历届金马奖,虽然获奖的作品和电影人依然力推台湾本土电影,但近年来很多重要的奖项还是越来越多地被大陆电影人领取。对此台湾的一些激进人士开始发出“金马是替大陆办的”声音,但遭到了金马奖执委会主席侯孝贤的反驳,称此种说法“胸襟太窄”。

  参与金马奖的20多年中,大陆电影和电影人也为金马奖增添了不少电影之外的趣闻轶事:有至今没领着金马奖杯的、有支持各自提名入围的妻子而展开隔空骂战的、有涉嫌“抄袭”风波的、有导致金马奖下出首个“双黄蛋”的,也有宣布退赛的。这其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造成的结果,也都算是为金马奖历史涂上了有趣的一笔。近日,部分曾获金马奖的大陆电影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们与金马之间的情缘。

  1

  “阳灿”奖杯下落不明

  1996年,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第33届金马奖八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六项大奖。但由于种种原因,姜文、夏雨等主创未能到台湾领奖。而事后姜文表示至今“从来没摸过其中任何一座奖杯”,并笑言怀疑是被主办方“私藏”。对此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胡幼凤表示,一般未领走的奖杯会摆在仓库里,但她发现仓库里并没有姜文和夏雨等人的奖杯,猜测是被片方领走。而此事至今还是个悬案。之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分别拿下最佳剪辑和最佳改编剧本奖。虽然姜文均未出席,但他仍然是入围作品最多的大陆导演。

  2

  包揽金马最年轻帝后

  迄今为止,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和影后均被大陆演员包揽,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演夏雨(第33届)和《天浴》的主演李小璐(第35届)。当年夏雨得奖时才20岁,而且之前他已经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史上最年轻的影帝。而李小璐只有17岁,据悉,当年她是准备了一身从秀水街买来的衣服登台领奖的,但陈冲觉得不妥,就带她在台湾重新挑选了礼服。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演员当年都是第一次“触电”,姜文和陈冲又都是演员出身,并且是首执导筒。而这两部影片在当年也都引起了很大的话题,夏雨和李小璐也从此进入演员这个行业。

  3

  《可可西里》陷“抄袭”风波

  2004年的第41届金马奖,影片《可可西里》最终击败王家卫的《2046》夺得最佳影片,陆川这个最爱哭的导演两度哽咽,表示这部电影“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不料很快《可可西里》便被指涉嫌抄袭,镜头、场景甚至情节都与《我和藏羚羊——冰河在这里流过》有诸多雷同之处,后者导演刘宇军还在台湾起诉陆川,并要求金马奖取消《可可西里》的奖项。对此金马奖秘书长王清华也曾表示,两部片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金马奖不是调查和司法单位,因此最后不了了之,此事也被称为“金马奖41年来第一案”。

  4

  两部华语片同时退赛

  第44届金马奖,有两部大陆影片宣布退赛,分别是王全安执导的《图雅的婚事》和李杨执导的《盲山》,由于两人都入围了最佳导演奖,组委会只好临时增添了姜文和尔冬升两位导演补上了空缺。对于退赛原因,导演李杨给出的回应是“纯属个人原因”,而王全安则表示与一年前田壮壮的《吴清源》相似,理由是“根据相关规定,内地独资电影不允许角逐金马奖项,只能参加观摩单元”。影片主演、当时还是王全安女友的余男对此倍感遗憾,因为礼服都已经做好了。而《色,戒》主演汤唯在拿下最佳新演员奖之后遭遇封杀,使得大陆影片和电影人受到极大关注。

  5

  影帝首下“双黄蛋”

  第46届金马奖,黄渤和张家辉一并摘得影帝,虽然之前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都出现过“双黄蛋”,但这却是金马史上首次“双黄蛋”影帝。据悉,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是黄渤小赢张家辉一票,但有评审要求翻案,经其他评审附议通过后再进行第二轮投票,而这次的结果则是张家辉领先。由此双方的支持评审不甘示弱屡次要求翻案,经过50分钟激辩、7次投票后,导演吴天实在看不下去,提议“那就来个双影帝吧”,这才化解僵局。而这一结果并未违反金马奖的评审规则。

  6

  冯小刚孙海英掀骂战

  第47届金马奖,徐帆和吕丽萍均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而奖项还未揭晓,两个妻子的竞争转而变成了两个丈夫的对骂。其实二人最早的对骂是由孙海英称电影圈浮躁、炮轰冯小刚“装洋蒜”发起。开始冯小刚的回应很客气,但面对孙海英对《唐山大地震》的继续炮轰,冯小刚连发三条微博指责对方,之后二人才将矛盾对准了金马奖。孙海英称吕丽萍拿不了金马奖不公平,而冯小刚则称徐帆是“路线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吕丽萍凭借《玩酷青春》获得影后,但却广受质疑。

  ■ 成绩单

  第31届(1994年)

  最佳女主角:陈冲(《红玫瑰白玫瑰》)

  第32届(1995年)

  大陆人士特别奖:李连杰

  第33届(1996年)

  最佳剧情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导演: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男主角: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改编剧本: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摄影:顾长卫(《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音效:顾长宁(《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35届(1998年)

  最佳剧情片:《天浴》 最佳导演:陈冲(《天浴》) 最佳男主角:洛桑群培(《天浴》)

  最佳女主角:李小璐(《天浴》) 最佳改编剧本:陈冲、严歌苓(《天浴》)

  第38届(2001年)

  最佳男主角:刘烨(《蓝宇》) 最佳女主角: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新演员: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改编剧本:魏绍恩(《蓝宇》)

  第40届(2003年)

  最佳新演员:王宝强(《盲井》)

  第41届(2004年)

  最佳剧情片:《可可西里》

  最佳摄影:曹郁(《可可西里》)

  第42届(2005年)

  最佳改编剧本:冯小刚、王刚、林黎胜、张家鲁(《天下无贼》)

  第43届(2006年)

  最佳女演员:周迅(《如果·爱》) 最佳原著剧本:宁浩(《疯狂的石头》)

  最佳改编剧本:宁岱、张元(《看上去很美:小红花》)

  第44届(2007年)

  最佳女主角:陈冲(《意》) 最佳女配角:范冰冰(《心中有鬼》)

  最佳新演员:汤唯《色,戒》 最佳剪辑:张一凡、姜文(《太阳照常升起》)

  (下转C1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