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1:北京新闻·时政
下一篇

东城区长牛青山调任石景山区委书记

东城区和石景山区领导班子调整;石景山原区委书记荣华因年龄原因卸任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牛青山,生于1960年12月,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曾任崇文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崇文区委副书记,崇文区委副书记、区长。2010年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之后,担任新东城区区长。
荣华,女,生于1953年10月,辽宁朝阳人。2006年10月至2013年11月任石景山区委书记。

  新京报讯 近日,北京东城区和石景山区的领导班子做出调整:石景山区原区委书记荣华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区委书记职务。东城区原区长牛青山“接棒”,从东城区调到石景山区,担任区委书记。

  昨晚9时,东城区和石景山区官网的领导班子架构图中,还未呈现出上述调整信息。

  本月18日,来自石景山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称:石景山区于本月18日下午,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了上述新任命,即荣华卸任,牛青山调任石景山区委书记。

  根据石景山电视台的报道,在石景山区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牛青山表示,“真诚感谢市委对自己的巨大信任,唯有竭尽全力工作、承担责任、承担使命、忠实履职、坚定政治方向、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坚持综合协调各方、清正廉洁”。

  昨日,《北京日报》发文证实,东城区原区长牛青山调任石景山区任区委书记,荣华因年龄原因卸任。

  牛青山离开后,谁将出任东城区区长?截至昨晚官方尚未发布消息。

  “信访代理制”到“网格化”

  7年的原崇文区领导,3年的新东城区长,牛青山是京城媒体记者的熟人,每年区两会,媒体的问题他“有问必答”。但记者关注他,更重要的是,他屡有创新之举。

  担任原崇文区区长时,牛青山一手创建“信访代理制”,规定接待群众的第一个人负责到底。他解读说,“原来是‘干部张嘴,群众跑腿’,这回就要变成‘群众张嘴,干部跑腿’”。

  近年来,城管工作体制屡受诟病。牛青山实施了一项大胆改革,街道办事处牵头,组建综合执法队,各政府部门都要派专人,到街道办事处上班,参与综合执法。对此,他曾解释说,“八个大盖帽难管一个大草帽”,也就是说,原来的城管执法模式难以见效,而且容易引发对立情绪。

  2009年,屡禁屡开的西河沿早市,成为原崇文区政府的难题。区长牛青山再次大胆拍板,“开禁,因为百姓确实有需求”。随后,北京二环内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马路市场”,所有商户都要登记备案,执政“上摊”。

  2010年城四区合并后,牛青山出任新东城区区长。但原东城和原崇文,执行两种社会管理模式。前者采用“万米城管网格”;而后者采用牛青山主推的“信访代理制”和“城管综合执法机制”。

  没过多久,新东城区吸纳“万米城管网格”、“信访代理制”、“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这三种模式之长,推出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小到社区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化解,大到社区党建、社会治安维护等,居民都可以“凡事不出网格”。

  “网格化服务管理促进了我们的工作理念由‘重整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转变。”牛青山解读说。

  七年亲历石景山转型

  从2006年10月任石景山区委书记至今,荣华在任的7年,正是石景山从钢铁重镇向文创新区转型的关键时期。

  2006年的石景山,正经历着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后的产业“空窗期”。

  今年“北京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荣华又提起了当年的艰难,“产业空心化,该干什么?财政收入锐减,钱从哪来?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后,大量富余分流人员怎么安置?区委区政府班子提出了发展文创产业,但包括我在内,不少领导干部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荣华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执政石景山前,她曾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直到2002年调市妇联工作,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官员”。

  “我是学工科的,习惯干那些抓得着、看得到的事,可文创怎么抓?相当于从零起步。不少干部直接问我,‘玩游戏能玩出什么?’”她曾对记者回忆说。

  石景山区委一位干部回忆说,当全区陷入文创能否兴区的争议中时,刚上任的荣华雷厉风行,到任两月后,区十次党代会确定了石景山的新定位: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做“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事实证明,这是个好决策,石景山抢在了前头,在全市文创产业的大棋盘中,下了关键的棋子”。

  “七年前,石景山全区文创产业不到10家,现在已发展到3000多家,去年单是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就达86亿”,该名干部说,这些改变中,荣书记带领的领导班子功不可没。

  石景山区委的干部还知道,荣华书记有个爱好,爱逛菜市场。她经常一大早就到菜市场和社区调研,实地了解蔬菜零售网络建设情况。从2010年至2011年,在她的推动下,16家便民菜站落户社区。

  新京报记者王姝 邓琦 郭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