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智行动的艺术》
|
□书评人 张向荣
德国人多贝里从前写过一本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次又写了一本《明智行动的艺术》,从“清醒思考”的“知”到“明智行动”的“行”,尽管作者自己说这两者“没有区别”(《前言》),但我认为并非如此。“知与行”的论辩曾是中国思想史上的著名话题,儒家讲“知易行难”讲了几千年,让昔日孙中山一句“知难行易”给革了命,而后胡适博士又参酌自己在美国所学的杜威主义经验讲了句著名的“知难,行亦不易”。这些话看似颠三倒四,实则针对问题各异,自然答案也就不同。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胡适这句话最贴切不过。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可以追溯到自己的思想,但从思想变为行动而不走样并不容易,二者的明智或愚蠢,远不是“知行合一”就能轻易打发的。
架在思维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很可能是座危桥
所以,《明智行动的艺术》中列举了人容易犯下的52种行动错误,但这些错误的初衷并非皆是糊涂的想法,有些反而是极为理性的判断。从理性的“知”到荒谬的“行”,中间的环节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境遇,自以为很明智的一个想法、回答、选择,但却酿成了并不明智的结果。例如书中的例证2,你原本试图调动全部的思维与知识来做一个选择,最终却因为选择太多而陷入了选择疲劳症;或者如例证6,你本想充分地对众人澄清某件事情,结果越解释越糟,还不如只讲几句废话搪塞。如此看来,架在思维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很可能是座危桥。于是,问题便是何以避免?是否真有办法顺利过桥?
这本书看似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52个例证——并辅之以精美插画和细腻解读来告诫你如何避开行动中的错误,甚至手把手教你如何把敌人或竞争对手“请”进陷阱。但事实是,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做出的蠢事岂止成千上万,从这个意义上说,52个例证实在太少;同时,52个例证又太多,谁也不可能把这些准则记在脑海里或者写在皇历上,每天出门之前先默诵一番,这么多条目也不可能记住,按图索骥的肯定是傻子。显然,作者并不指望读者能身体力行这些道理。要想找出如何明智行动的答案,需要从字里行间寻找作者的微言大义。
学会“明智行动”的三个方法
在我看来,学会作者的方法最为根本。书中的52个CASEs并不是什么神秘兮兮的宝典,看穿这些案例的纷繁芜杂,作者只是灵活应用了至少三种方法而已。
方法一,即经济学的思维。作为经济学博士,作者多贝里恐怕早已经把成本意识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所谓明智的行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理性,但这种理性不是天生拥有,而是后天培养。作者的经济学思维其实就是深谙成本之道的后天理性。例如在第21条中,有人推荐一种利率达5%的债权给你,并宣称这比定期存款1%的利率要好得多。一般人的理性会告诉自己,“没错,这个债权的确比定期存款要好。”但作者的经济学理性会说:“错了,你应该问有没有比5%更好的债券,与定期存款比较本身就是错的。”如今很多经济学著作都会告诉读者,经济学是教人怎么充分考虑各种成本,从而让决定更理性更划算。而本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这种经济学思维的应用。
方法二,即心理学的应用。本书中,即使不是全部,至少绝大多数案例都涉及了心理学领域。作者频频提及的种种思维误区,皆可看做心理学意义的障眼法。例如他指出任何荒谬的理由都可能说服人(例证1)、他不建议用金钱激励孩子的学习(例证5)、他解释了何谓“埃尔斯伯格悖论”(例证31)等等。很多问题之所以用普通的理性无法解决,并不是人不够聪明,而是被自己的心理变动或情感所驱遣。对此,读者有意识地读一些心理著作是有意义的。
方法三——其实这已经不是方法,而是作者基于博览群书和丰富阅历的处世经验了。区区52个例证怎能涵盖多贝里博士的几十年人生工夫呢?这一点,读者尽管无法复制,却极容易取法,只要能够在生活中注意积累,揣摩体会即可。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怪不得这样一本手册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如此畅销,原因之一可能正是这种“圆滑处世”之道在泰西并不发达,譬如例证7津津乐道的“威尔罗杰斯效应”,不过是《庄子》里“朝三暮四”的小道。腹黑的中国人在人际关系领域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庸之道,必然会觉得书中有些例证太过幼稚。不过,并非每个人天生就是明智行动的大师,中国人也不例外,听听来自异域的老人之言,这本身就是中国人擅长的明智举措。
中国思想里喜欢讲“道术”,说到底,这本书提供的只是一种“术”。如果想从根本上让自己变成一个十分明智、极少犯错的人,除了多贝里应用的炉火纯青的方法外,最应该阅读的还是哲学书籍,最应该体认的还是自己的人生经验。待到你能从这两个层次沉思并实践自己的人生之道时,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在乎什么行动的明智与否,因为到了那时,你就是一个非凡的哲人了。
《明智行动的艺术》Case Study
➡你如何被钱毁掉了动力——激励排挤效应
事例:我的一位朋友从法兰克福搬到了苏黎世。因为我经常去苏黎世,所以我提出帮他把不容易搬运的物品(祖传的口吹玻璃和古籍)运到苏黎世。两周之后我收到他的来信,在信里他向我表示了感谢,另外信里还夹着一张50瑞士法郎的钞票。
全世界的幼儿园都得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在幼儿园放学之后才来接孩子的家长。许多幼儿园都向晚接孩子的家长收取费用。有调查显示,晚来接孩子的家长数量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增加了。
总结:科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激励排挤效应”。当人们不是为了挣钱去做一件事时,付钱给他们会破坏其做事的意愿。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劳力辩证现象
事例:马可自己动手修好了一辆生锈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自此他所有的周末和假期时间都花在保养这台摩托车上,这使他的婚姻走到了危机边缘。两年之后,马可急需用钱,他想把这辆哈雷卖掉,但他的出价和实际行情相差太远,即使有个感兴趣的买家出市场价的两倍,马可仍没有卖。马可便是“劳力辩证现象”的受害者。这一现象是说,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便会对其结果期望过高。
总结:“劳力辩证现象”是所谓认知不协调的一种特殊情况。谁了解了“劳力辩证现象”,便可以强迫自己更加清醒。你可以试一试:即使你在一件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下了很多工夫,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去看待其结果,它仅仅是一个结果。你已经苦苦追求多年的女人,她真的比缠着你不放的女人更好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