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家招考机关在公告发布之初,就明确指出“指导和支持招录人数较多的直属机构结合本系统特点自主命制面试试题,突出对职位所需能力和素质的测查,增强面试工作的针对性。”再次证明了专业专项已经成为国考面试考官选择考试的重要标准。
中公教育面试研究院院长刘彦特别提醒考生:“其实,这并不是提出了什么新的东西,而是对选人用人本质的一种回归,无论是结构化、半结构化还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些考试形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招录机关选择适合于本部门工作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你所报考的部门,是面试备考的第一步。”
半结构化突出专业性考察
“结构化面试是一种标准化面试。”中公教育面试研究院院长刘彦介绍,“一般考场内会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有纸笔。考生了解试题之后,面对7名考官和4名工作人员进行答题。考生回答完问题后,考官不能再追问。”
“近些年来,国考面试中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也越来越多。一般是8名考生一组,根据指定的话题先发表观点,然后用几十分钟时间一起讨论,考官则在旁边观摩考生的表现,并评分。”刘彦说,目前部委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比较多。而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结合起来的也比较多,有的部门的面试不止一轮。
除了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现在还有一些部门采用半结构化形式,即考生回答问题后,考官可以继续提问。“像外交部面试中半结构化的形式就比较多,考官往往会根据考生的简历提问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
了解部门情况才能更专业
近年来,国考面试的主体形式经历了“无序答题”、“套路化答题”、“非模式化答题”和“专业专项答题”几个阶段。从2011年起国家公务员面试指导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由“题目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回归到了人才测评的标准上来。现在国家鼓励各部门自主命题。
“国考刚开始时,参加面试的考生水平较差,考官水平也不高。考生稍微准备一下,回答流畅一些,考官就认为不错了。渐渐地,考生开始套路化答题,随着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考官开始‘反套路’,按套路答题的会获得低分。”刘彦指出,“反套路”的本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公务员用人标准的提高以及考试竞争的激烈,国家希望考生具有与部门、岗位相匹配的能力,但国考已经体现不出这种匹配性。在这种背景下,专业专项成为国考面试中选择考生的重要标准。
“专业专项不是新东西,是对国考选人用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各部门有必要根据考生的专业知识、性格等因素设计题目,挑选适合部门岗位的人。比如公安部门会比较多地考察考生求职动机、奉献精神。税务部门,会比较多地考察税务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刘彦举例,以前海事局出的是普通题,但去年增加了海上救援、海务考题。有的部门还会针对岗位对面试进行细分,如银监会有监管、IT、金融等几类面试题。“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要根据所报考的职位、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 面试一对一
面试不是要“知道”是要“做到”
Q等到笔试成绩出来以后再准备面试来得及吗?
刘彦:从准备的角度来讲,应当从准备国考的第一天起就准备面试。因为面试考察的是综合素养,公务员处理问题的逻辑和知识体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长期准备肯定最好。
但现实中很少有考生会提前准备。有很多学生会想笔试成绩出来后再准备面试,要不没进面试,准备了多吃亏。这种功利心非常不好。我建议考生笔试完休息两天,就可以开始准备面试。即使最终没进面试,在这种准备的过程中也可以收获很多。
Q笔试结束后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有效准备面试?
刘彦:首先要了解面试,知道面试考察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考察学生怎么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这可以通过练习真题,听讲座加深了解。其实,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要关注,还要有深度,只在网上看看报道听听新闻是不够的,还应该去查些资料,看一看《半月谈》、《瞭望》等期刊,了解官方对事件的定性,有些考生答的很多,但都是野路子。这样不行。
此外,面试还会考察学生组织会议、调研等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经验光做题是不够的,还需要向有经验的人去请教,避免闭门造车。
Q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提高面试分数的办法吗?
刘彦:这个很难一概而论。从目前来看,参加培训班的效率最高,因为从早到晚进行训练,会有氛围。如果不参加培训班,自己也要营造氛围,至少找一起考试的人共同练习。
需要提醒考生,这个阶段准备面试不是要“知道”而是要“做到”。比如面试紧张的问题,要搞清楚原因,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有些人会去公共场合练习,锻炼自己。如果考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还能自己解决,才会有效果,否则只是低水平重复。归结起来两点很重要,第一要有环境,第二要解决问题。
特刊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