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达州老太讹诈或冤枉,用法律说话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议论风生

  “3儿童扶摔倒老太被指肇事”事件中善与非善的裁定、责任廓清,都须收归到法律框架中。

  四川达州“3儿童扶摔倒老太被指肇事”事件,随着当地公安机关因敲诈勒索给予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似乎已经落定。然而,后续波澜又起,据了解,蒋婆婆一家表示不服,将申请复议。蒋婆婆仍坚称是被小孩撞倒,甚至赌咒:“如果说了假话,我全家死绝。”

  通观这一事件,可谓是道德诉求与法制途径交叉演绎,小孩的家长从道德层面喊出冤屈;而今,蒋婆婆一家是道德牌与法制牌一并打出,既表示要申请复议,又加了一层厚厚的道德赌码,不惜以“全家死绝”来换取信任与同情。

  诉诸道德命题,确实能引发同情或谴责等。但该事件发展至今,显然已不再是一个道德命题。在当地司法部门介入调解、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及蒋婆婆一家将申请复议之后,此事已步入了法律轨道。

  一方面,当地司法、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调解和处理;另一方面,此事涉及经济索赔与敲诈勒索的纷争,按照当地公安机关的裁定,构成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制的敲诈勒索。换句话说,从事件演变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性质看,它已构成案件。因此,与其以悲情的道德赌码做博弈,不如用事实和法律做武器。

  这样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扶老人案”,廓清责任、还原真相,对匡扶社会正义具有积极的作用。这需要当地有关部门深入调查,而法律援助机构也不妨伸出援手,将所有问题收归到法律框架中,给善与非善一个公正的裁定,给事件一个公平的交代。而一切试图从道德层面获得同情与支持的行为,不妨暂且搁浅,给法律让路。

  □燕农(高校教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