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重点

习近平赴青岛看望伤员 要求追责(2)

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死亡人数升至52人,4具遗体暂未能核定身份,11人失踪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3日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大学生和武警官兵点起蜡烛为死难者祈福。
抢修人员正在清理现场,将爆炸点里的石头吊出大坑。刘畅 摄
抢修人员正在清理现场,将路边被炸毁的车辆运出现场。刘畅 摄

  追问 2

  爆燃事故是否存在瞒报?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称不存在瞒报情况

  昨日,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调查发现,22日凌晨,公司位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青岛市政排水暗渠。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并导致周边行人、抢险人员伤亡。吕大鹏强调,爆燃事故发生在排水暗渠,而非输油管道,管道建于27年前,当时城市建设和现在不同,不存在瞒报情况。

  青岛海事部门工作人员称,中石化未在漏油第一时间报告海事部门,漏油事件发生近4小时后,海事部门才接到青岛港务局和丽东化工厂的漏油事故报告。 据央广网

  追问 3

  管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

  青岛市政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称管线拥挤致事故严重

  离爆燃事故现场最近的是位于刘公岛路63号的北海花园,在这个有740多户居民的小区内,靠近马路一侧的楼上,玻璃几乎全被震碎,和刘公岛路交汇的斋堂岛街路上,爆燃现场更为惨烈,整个路面已经被“开膛破肚”。

  在23日晚间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针对发生事故的地区管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回答。

  郭继山说,有人提出这里管线这么密,是不是规划上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这个地方唯一一条路原来是走刘公岛路。刘公岛路现在是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各种油管线、危险管线全部都集中到刘公岛路上来,造成管线比较拥挤,一旦发生事故后就很严重。实际上,这次一根管线爆燃,周边其他管线都受影响了,现场我们发现有些管线已经变形了。

  郭继山说,这次事故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教训,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对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拿出一个各种管线互相不影响的方案。 据新华社

  追问 4

  是否可能发生次生爆燃?

  中石化官方微博称,检测结果排除次生爆燃可能

  昨日中午,中石化新闻办公室在其官方微博“石化实说”中发布消息称,经昼夜监测,“11·22”青岛输油管线爆燃现场排除次生爆燃可能。

  中石化新闻办公室称,目前,专业监测人员在爆燃现场周边区域市政排水暗渠设置120个井口监测点。经昼夜监测,大部分井口未测出可燃气体,个别井口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燃下限20%以下。检测频度2小时一次,检出可燃气体井口每小时一次。检测结果排除次生爆燃可能。中国石化将继续监测跟踪。据新华社

  追问 5

  清污难度进展如何?

  青岛市海事局表示大部分原油已经被清理

  前日下午赶到被原油污染的胶州湾码头附近海域,多辆清污船只在被污染海域工作,海事等部门布设多道围油栏,目前大部分原油已被清理,海面还能见到少量漂浮的油花。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向海中投放吸油毡。

  青岛市海事局黄岛海事处处长刘贤昆说,目前主要的漏油已经清理完了,现在主要是一些浮油,油膜很薄,这些是清理难度最大的。他说,胶州湾码头附近海域主要原油已被清理,目前主要是一些油花污染,有1万平方米左右。

  青岛市环保局副局长陈宁说,我们通过吸油毡、围油栏还有其他措施吸收油脂,废的油毡都统一送到青岛市具有规范化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无毒化处理。

  陈宁说,从连续监测及最新情况看,事发地周边2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无异常,远低于控制标准。目前,黄岛地区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均未超标,随着冷空气来袭,空气质量将进一步好转。

  据中新社报道,参与清污的环保行业人士预计,完全清除此次事故的油污至少还得一个月的时间。 据新华社

  ■ 专家说法

  “输油管规划更多考虑自身保护”

  环评专家、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输油管即使埋在地下,也应有安全防护距离,如果突破了安全防护距离的底线,首当其冲要负责的是城市规划部门。

  他表示,目前的工程规范要求,更多是考虑附近建筑物是否会对管道本身产生影响,很少考虑管道是否对居民区带来安全风险。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和《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办法》,原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但这是以保护原油管道为目的而定的。

  “输油管道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对周围老百姓潜在的安全隐患。”彭应登说,此次事故是地下工业管网和民用管网发生冲突,原油渗入了安全系数相对低的民用管道,后者为封闭空间,这就像煤矿中充满瓦斯,一遇明火极易爆燃。

  根据我国《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埋地输油管道和其他用途的管道同沟敷设,最小距离不小于半米。《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规定,输油管道选址应避开居民生活区等地方。

  彭应登表示,虽然提及“避开”,但并未具体规定怎么避开。他认为,技术规范中对保护输油管道做出了15米等具体的规定,但对于怎么保护居民区却没有措施,“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规范,除了保护输油管,也要考虑输油管对居民区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金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