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一直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月经相伴随出现的痛经、腹痛、腰酸等症状困扰着不少女性。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子宫虚寒都有一定的关系,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不孕不育,尤其是在冬季,气温降低,气候寒冷,子宫虚寒者的症状往往会加重。因此,冬天预防子宫虚寒尤其重要。
月经:女性健康“晴雨表”
女性生命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都与月经为伴,月经期是女性身体及心理的非常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月经期女性容易出现易怒、烦躁等情绪。月经情况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有些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腹痛、腰酸及月经量少、不规律等现象,这些症状无疑更触动了本就绷紧的神经,易怒、暴躁等情绪往往随之加重。对不少人来说,每月一次的月经都伴随着难言之痛。
子宫虚寒可导致月经不规律等多种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这些症状,与子宫虚寒均有一定的关联。百病起于风寒,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中约占50%以上。子宫虚寒是中医学中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子宫寒冷”,但由于中医中子宫的概念与西医有所区别(中医中子宫的概念范围更大,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在内),因此所涉及的临床症状也更加广泛。
中医中的子宫虚寒并非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涉及患者出现的多种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少且色黑及月经前或经后小腹疼痛、白带清稀量多等,个别患者的痛经甚至会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子宫虚寒者在月经期间往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专家表示,宫寒不仅对女性生理造成损害,虚寒的子宫也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致使女性受孕困难,症状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
子宫虚寒与不良体质和生活习惯等相关
对不少女性来说,月经意味着疼痛、情绪失控,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女性在月经期间并不会出现严重的腰酸、腹痛等症状,往往能够平稳度过月经期。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首先,这与个人的体质相关。人生而不同,一些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平时便容易怕冷,手脚经常发凉,这些人也更容易出现宫寒症状。
其次,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不少女性出现月经不适症状的重要原因。在中医看来,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有些女性爱吃冷饮,甚至在月经期间也无所顾忌,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不少人为一时贪凉,夏天往往将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另外,进入冬季后,为了更加美观等,街头常见穿着单薄的女性,其实这些都给寒气提供了侵袭人体的机会,成为出现宫寒症状的重要原因。
除了体质与生活习惯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容易引起子宫虚寒,包括流产、肾虚等。从中医角度来看,精卵的结合及胎儿的生长,均需要消耗女性体内大量的能量物质,而流产则耗损了人体内大量阳气,如果后期未得到及时充分修养,阳气久耗,往往导致子宫失去温煦,宫寒便随之产生。中医认为,肾虚则热能不足,因此,肾虚也是引起子宫虚寒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国药档案
药物成分
艾附暖宫丸的主要成分包括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炙黄芪、续断,辅料为赋形剂蜂蜜。药物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临床应用
艾附暖宫丸具有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的功效,临床中可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状包括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酸痛。
用药提醒
艾附暖宫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在服用期间,应忌生冷食物,不宜洗凉水澡。青春期少女、更年期妇女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该药。
另外,选用艾附暖宫丸治疗痛经,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连服1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后如果痛经并未减轻或重度痛经者,应到医院就诊。
■ 健康提醒
忌饮食过于生冷 注意保暖
疾病治疗的最高境界是预防。虽然子宫虚寒的出现与人体自身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但平时注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子宫虚寒的诱因,仍可以大大减少子宫虚寒出现的几率。
预防子宫虚寒,应避免饮食生冷,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尽量少吃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室内空调温度也不宜开得过低。另外,月经期的保暖尤其重要,切不可为一时贪凉导致身体受损。
初冬季节,不少女性为“风度”而舍弃“温度”,大街小巷穿着单薄者比比皆是。冬季本就寒冷,气温降低,做好保暖便更加重要。提醒女性朋友,“温度”重于“风度”,穿着合适衣物,不被风寒所侵才是预防疾病的根本。
红糖生姜汤可预防宫寒
有时对于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不少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食疗作用,与药物相辅相成,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治疗子宫虚寒同样如此。红糖生姜汤便有很好的暖宫作用。血是女性身体健康之本,血液运行顺畅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红糖生姜水有暖宫之效,也有利于改善女性子宫环境。
食疗的确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如果人们症状比较严重或在经过食疗方案后症状并未出现明显缓解,患者也可选用药物治疗。药物与食补同时进行,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