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经济新闻·纵深(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经济新闻·纵深(二)

“调节价格要小步快调”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表示,消费者对涨价的敏感是价格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发布之后,关于价格改革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曾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价格改革——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重要的起点。现在,中国迎来了又一次价格改革。东南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目前改革的最大难题是“涨价”带来的不安。作为当年那场改革中“价格双轨制”的提出者、推动者之一,华生认为,对于价格改革,在操作上,一是要提高透明度与竞争力,二是要“小步快调”。

  新京报:《决定》提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在这些领域,目前的定价机制存在什么问题?

  华生:现在定价机制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管制,管制的结果之一是低价,低价等于是鼓励消费。比如,电价本来是3毛钱一度,现在1毛钱一度,大家肯定不会节约用电。如果不进行改革的话,资源价格就得不到真实地反应,供求就越来越不平衡。

  价格改革应该主要是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服务的。

  新京报:《决定》中提出的价格改革内容,应该如何进行?

  华生:操作上,一个是要对涉及服务的环节,提高透明度、竞争力,降低成本,减少涨价的压力。比如针对电价、水价等问题,老百姓会质疑“光往上涨价”,你的管理怎么样,做的怎么样。所以,要在这些领域深化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另一个方面,还是要调节价格,从国外的经验看是小步快调。比如,原来英国伦敦的长途大巴是2英镑,现在已经涨到了十几英镑,但它不是一下就涨到十几英镑,而是逐步从2.2调到2.5再到2.7,七八年下来就是十几英镑。他们用这种动态的调整,使价格终跟市场挂钩。

  新京报:《决定》关于价格改革的内容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谁的利益?

  华生: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向市场化靠拢。

  此前价格管制、政府补贴的时候,企业的管理经营都被扭曲了,不管他们的管理经营怎样,都可以收到这笔钱,这就可能掩盖他们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

  此外,对消费者而言,水、电、气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价格一改,就要上涨,再加上我国在社会保障上存在缺陷,所以涨价会给一些人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很有难度,很多国家都是因为价格的变动引起全民抗议、示威、骚乱。消费者对涨价的敏感,是目前价格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新京报记者 李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