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友参与假日安排投票,逾半支持“国庆七天假”方案;专家称有关部门曾讨论增加假日数量
新京报讯 (记者郭超)昨天零时,全国假日办联合多家网站进行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提出三种放假方式供网友投票。
截至昨天22时,仅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就有超过100万网民投票。各网站均有超过50%的人投票选择“第三种”放假方式,也就是说春节、十一依然放假七天,其他假日根据情况可以与相邻周末拼凑成三天小长假。但不少网友吐槽,“放假三方案”换汤不换药,全年11天假日总量没变,怎么投票也是玩“拼假”,应该增加假日总量。
■ 对话
蔡继明:若增假日数可分给春节
昨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他认为,虽然目前提出的三种放假方案都不尽如人意,但假日办这次网络调查是一种进步,而且三种方案中首次提出了遇到周二、周四才挪借周末拼假的方式,比以前无序的拼假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方案未提假日改革 民众难免失望”
新京报:这次假日办发出的假日调休调查你更倾向于哪种?
蔡继明:三种方案都不尽如人意,只涉及调休安排,没提到假日改革,公众难免感到失望。
新京报:目前来看,支持第三种方式的人比较多。
蔡继明:其实第三种看似春节黄金周没变,十一7天假期还保留,但还是跟以往的放假安排有区别的。其中明确了将十一放假日期确定为10月1日至5日,日期相对固定了,及时挪借周末也有一定规律,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此外,对于一天的假期,首次提出了逢周二、周四挪借周末,这也是进步,至少有了规律可循。
新京报:网民更倾向于这个方案可能是因为其中长假多?
蔡继明:对,公众有理由期待节假日增加,这个可以理解,但这些方案肯定还会“众口难调”。
“假日办无权在调查中增假日数量”
新京报:有网友称,这样的选项其实是换汤不换药。
蔡继明:今年十一之后假日办就曾经通过网络进行过调查。其中有提问“你对假日制度怎么看”,很多网友也表达出来希望增加假日。而这次调查,三种方案都没有改变全年11天的假日总量,主要针对的是“挪假”方式。其意义在于假日主管部门开始关注民众对假日的需求,而且在挪假设置上有了进步就好。
新京报:为什么不直接在备选方案中提出增加假日总数?
蔡继明:这些都没涉及,这可以理解。全国假日办没有这个权限调整假日总数,调查中当然也不能涉及增加假日。
目前我国执行的是2008年修改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这个最早是1949年由当时的政务院颁布的。现在要增减假日总量,至少要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
“‘假日少’根源在带薪休假难落实”
新京报:公众还是提出很多理由佐证假期少的弊端。
蔡继明:首先你要明白,我们的假期是不是真的少。对假期的需求,我相信永远都是“越多越好”这样的愿望。
我们做过统计,双休日全世界都一样104天。我国11天的法定节假日在各国排行中是中等。62个国家中平均法定假日11.7天,我们11天排在第33位,比美国还多。这就要思考,我们感受假日少到底少在哪?我们带薪休假只排名第60位。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我们带薪休假没有落实好。
蔡继明:对,我们的假期其实少在带薪休假,这才是老百姓自己说了算的假期。现在落实困难确实很大,需要各方面克服困难,渡过现在这个难关就好了。达到10到15天带薪休假,以后逐步还可以提升带薪休假天数。
“假日方式、数量不可能一成不变”
新京报:我国的假日总量是否真的就没有上调空间了?
蔡继明:我们清华假日课题组做过一个研究,假日总量可增加两天。但这两天不是要恢复五一长假,而要分配给春节。
新京报:春节现在已经可以休息7天了。
蔡继明:春节实际放假是3天,7天假期是挪借前后周末拼凑出来的,至少要拼借四个周末。之前的调查和这次网络调查可以看到,网民们对春节增加放假天数还是普遍认可的,变成5天假日以后,就可以不用挪借那么多周末了,如果赶在周一,还可以凑出9天的长假,更适合春节的民俗和公众出行需求。
新京报:这个研究成果是否向有关部门提出过?
蔡继明:其实这也是中央有关部门找到清华,清华由我们课题组来完成的研究。我想,经过上次调查,有关部门也觉得民众呼声这么高,总得有些变动。
新京报:增加假日也是有可能的?
蔡继明:我参加过有关部门的座谈会,讨论过增加假日的草案可行性,但也都是微调的建议,增加一两天。我相信假日方式和假日数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当然,明年是不可能增加了,时间也来不及。很有可能明年的放假方案就在现在这三种里选一种直接实施。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郭超 实习生 王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