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摩登周刊·中国时尚权力榜·选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0:摩登周刊·中国时尚权力榜·选择
下一篇

王晓鹰 文化责任为己任的情结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谁说读燕国诗句就一定要喝燕酒,哪个讲儒家的女儿就一定要学儒术?”午饭时间,王晓鹰却在排练室与三名演员为新剧《伏生》的台词比划得正投入,两样道具——一本书和一瓶酒在几个人之间来回传递,一个成熟的表演段落如此渐渐浮现。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今年的重点剧目《伏生》将于12月25号上演。

  《伏生》讲述的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下,儒家一代宗师伏生用特别的方式将儒家经典保存下来的故事。最大的戏剧矛盾出现在伏生的儿子要被坑杀时,伏生可以选择保护儿子,但保护儒家文化的使命却与保护伏生自身性命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他觉得自己能够用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方式承载下文化责任的时候是很得意的,但这种得意却把自己亲情伦理方面的生命内容逼到了一个死胡同。”王晓鹰说。伏生的选择是舍弃儿子,背负起这个远远超出一个个体生命所能承载的文化责任。然而剧末到了汉朝神来一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又让他嗟叹不已,因为他的初衷是保持文化的多元化,而非一家独大。

  这是一个大时代下、一个奇特的人做出选择的故事,王晓鹰认为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儒家文化、中国知识分子都有这样一个情结,就是将文化责任背到自己身上。”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戏剧创作工作中,他也是如此践行的,他偏好在近乎极端和残酷的场景中呈现人物的挣扎与选择,呈现人格与人性在此时绽放出的光彩。但王导同时也是一个很开放的艺术家,他并不将自己限定在某种戏剧形式内,大剧场作品之外有小剧场创作,《理查三世》将中西结合、《哥本哈根》将严肃与娱乐、时尚谨慎融合,他主张将戏剧本身的艺术品质、文化内涵以及经典性、观众的审美品位结合起来。而对于戏剧的各种风格与形式,他说:“我的态度和伏生很像,多元存在、多元发展的状态才能达到戏剧的繁荣、表达艺术的丰富性。”

  ★OPPO N1热门人物★

  王晓鹰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权力与梦想★

  新京报:您如何看待“权力”这个词?

  王晓鹰:一种影响力,包括自己能量向外的释放以及这种释放对周围的影响。

  新京报:您觉得时尚真正的权力是什么?

  王晓鹰:让一个人的生命感受能跟他外部的存在、跟这个世界能有更深入的接通。

  新京报:在时尚领域,您愿意扮演什么角色?

  王晓鹰:让大家知道时尚这个词不仅仅是外表的光鲜,让时尚传递出人的内在成长。

  新京报:您的梦想是什么?

  王晓鹰:通过我的艺术创作,传递我所希望达到的影响力。

  新京报:您认为权力和梦想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王晓鹰:人不一定都有对外构成影响力的那样一种权力,但人不能没有梦想。

  新京报记者 陈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