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书评周刊·传媒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书评周刊·传媒
下一篇

特稿,媒体不死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调查特稿卷大都涉及了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
实操卷是新京报记者突破自我的真实记录。
评论卷发出真诚、理性的声音。
与有见地的人对话。

  今年11月11号是新京报成立十周年纪念日。近日,由新京报主编的“新京报十周年丛书”推出四种,分别是《探底:调查特稿卷》(上、下)、《洞察:评论卷》、《突破:实操卷》、《风华:人物卷》,四种书均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这些书,既有新京报十年来一些卓有影响的各类报道,也有这些报道背后的采访过程——或许,它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最好见证。

  随着美国的传媒巨头纷纷申请破产,媒体人感叹传媒业的现状像齐秦的那首老歌《大约在冬季》。无论媒体行业的生态如何发展,在新媒体道路上的探索将经历怎样巨大的变革,读《新京报十周年丛书》中的《探底:调查特稿卷》,我都相信:媒体不死。

  正如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所言:当下的“阅读”信仰是:作为一个深度报道的开头,你不吸引我,我为什么要花10分钟读剩下的5000字,不如刷500条微博。碎片化、低技术含量的信息发布在新媒体上,如洪流般汹涌。但是人类不会只满足于此。

  2003年,《克里夫兰实话报》女记者用系列文章描写了一名被冤枉的强奸犯,无端获刑13年。该组文章打动了真正的强奸犯,投案自首。其作者获得当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提名。这类文章无论在什么媒体什么年代,都是人们必需的精神食粮。

  从60后到80后的我们这代中年人,见证了中国媒体的发展和媒体人这二十年来所做出的努力和坚守。从最早让人惊艳的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到被无数媒体人视作标杆的南方周末特稿,中国的特稿写作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已搭上了一点脉。这其中,新京报的深度报道被广泛关注,也体现了其影响力。

  《探底:调查特稿卷》书中的稿件大都涉及了人——小人物在大时代下不寻常的命运。这也是特稿体裁的显著特征:展现命运。不仅如此,还要从人物身上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这些让人震惊的真相,以及你完全想不到的种种黑幕,是记者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甚至有时候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写出的报道。即使没有危险的报道,也没那么简单。

  没有几次前往富士康体验打工生活,记者不会亲身体会到像机器人一样工作的枯燥,更不会认识王二猛、李国春那些同宿舍的年轻人,最普通的富士康的工人,了解他们从天南地北来到富士康,其背后各自不同却又底色相同的命运。理解“厌倦却又依赖,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工人之于富士康以及如其一样的中国工厂的复杂感情。”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这就是深度报道的特稿记者从不在文字间表露的真性情。

  台湾作家朱天文在解释自己为何在小说开篇写“菩萨低眉”时说她猜想菩萨是不想看的,看到那么多世间的苦难不能不心疼,不能不想解救他们,但菩萨也会累,所以会低眉。菩萨尚且如此,我不能想象采访温州动车事故和甘肃正宁县夺命校车事件的记者,看到当事人和其亲人的眼泪,听到他们或悲戚或愤怒的诉说,同理心感染来的情绪要如何消化。但他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严密的逻辑链、缜密的证据链、扎实冷峻的文本里能触摸到的打动人的力量。我相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包袱里,裹藏着久违的希望。

  新京报人称新京报为严肃媒体,他们的记者除了具备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梦想者,他们坚信没有现实会比梦想更长。所以在20年里,特稿选手转型的转型,流散的流散,而他们留了下来。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觉得把时间再一次给他们的文章,读新京报十年来特稿报道精华集结的书籍,是我对他们致敬的方式。 

  □郝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