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书评周刊·传媒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书评周刊·传媒
上一篇

“新京报十周年丛书”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突破:实操卷》

  2005年3月11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加全国人大浙江团分组审议,新京报记者赖颢宁被临时派出盯人。到达会场时,吴仪已经安坐在主席台上,会前堵人的机会错过了,赖颢宁只得等待机会。

  发言过了大半,吴仪突然起身离座,赖颢宁的第一判断是她要离场,马上提起已经收拾好的手提包,从侧门跟上,录音机攥在手中,准备堵住吴仪副总理采访。

  门口近十名工作人员围上,吴仪跟他们简单交谈几句后,独自向前走,高大的保卫人员紧随其后。这时,赖颢宁意识到机会来了,因为吴仪没穿大衣,肯定不是离场,而是上厕所,保卫人员都是男性,不能跟到女厕所,而赖颢宁作为女记者却可以和吴仪单独相处。果然,赖颢宁一路尾随,没有任何阻拦,只有灼灼注视的目光。

  吴仪进了厕格,赖颢宁在洗手台假装洗手掩饰,担心吴仪知道自己跟至厕所采访反感。很快,一名女工作人员进来了,很显然,她是被紧急派进来的。赖颢宁的手洗了三四遍了,终于听到了冲水的声音,赖颢宁立即把录音机又攥到右手中,并按下录音按纽。

  吴仪走到洗手台,离赖颢宁只有半米距离,赖颢宁左手把水龙头关了,侧身,微笑着向吴仪打招呼,吴仪还以微笑。赖颢宁继续说:“我是新京报的,想问您一个问题。”“哪个报?”“新京报!”赖颢宁大声重复了一遍。“噢,好。”这个“好”字,虽然只是意味着吴仪知道的意思,但也是她并不反感的信号。

  于是,赖颢宁把问题抛出来了:“请问,这次两会很多人大代表提实行免费婚检,您怎么看?”吴仪一边擦手,一边侧身向赖颢宁回答:“我个人的考虑是,在传染病高危地区推行免费婚检……”问题没有结束,吴仪边走边谈,赖颢宁尽量把录音机放得离她近点。一出厕所,那些高大的保卫人员立即围上,在赖颢宁身边隔着。

  回答完了后,吴仪快步向前走,回头叮嘱赖颢宁:“这个可别帮我报出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她进了会场,工作人员散开了,其中一名保卫人员冲赖颢宁说:“真厉害,竟然在厕所堵副总理。”□曹保印

  《洞察:评论卷》

  这本书是10年新京报评论作品的“代表者”。在浩瀚数千万字的评论作品中,这10来万字的内容,其实并不能对新京报评论进行精准描述,但窥斑知豹,从中捡拾10年记忆,也是一件有点意义的事情。

  和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10年记忆,复原的不仅仅是对一份报纸评论的点点滴滴,也是抚摸一个国家成长的年轮。

  转型期的中国,一些落后的、错误的观念需要摈弃,更多新的理念需要树立;而旧观念并不肯自愿谢幕,开启人们的心智、以先进理念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社会的每个细胞,力促整个社会形成对国家未来发展路径的共识,就成为新京报时事评论无可推卸的使命。

  新京报评论一直努力践行“立于北京而怀远,彰显法治和人文,积极稳健有见地”的理念,负责任地引领舆论潮头,第一时间对热点事件发声;不偏激,不偏执,不图一时痛快,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更看重“蜗牛般的进步”;崇尚建设性,不讽刺挖苦、冷嘲热讽,专业性地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拒绝道德审判和媒介审判。

  十年,在中国媒体的“声音广场”上,新京报总是有着一席之地。而未来媒体的发展,面对新媒体的咄咄逼人,这一席之地能坚守多久?

  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总是需要声音,谁也扼不住人类的喉咙,更不用说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正如“人人都会做饭,但厨师从来就不会绝迹”一样,专业化的声音总是会从嘈嘈杂杂的舆论场上脱颖而出,人们也一定会向着那些真诚的、理性的、能带来新的认知的声音奔去。□王爱军

  《风华:人物卷》

  新京报几乎每天都有对话之类的栏目。之所以看重对话,是这种原汁原味的采访形式,最能表现当事者的真正想法,口语的平易也拆掉了书面语言不易阅读的墙。

  所谓“对话”,并非一定都是“对”的话。世界上绝无绝对的真理。这里的“对”,是找到“对”的人,和他面对面,坦露心声,真诚交流。

  创刊10周年,先后有数百人走上了新京报的对话和访谈版面。这本书选取了其中的23个人的对话录,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对国计民生问题的“诊疗”,二是创业家们谈自己的经历和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三是艺人讲述自己从艺之路和人生感悟。

  篇幅最多的是专家学者对时事问题的分析。关于“慈善扶贫”,成思危建议建立对“富者扶贫”的激励机制;关于新一轮解放思想,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提出重在“还权于民”;马立诚则认为“中国改革需要新的观念突破”;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多年前就提出“修修补补解决不了环境问题”,需要对环保问题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华生、姚洋、周其仁等经济学家对“改革红利”、城镇化、“经济升级”等中国经济改革提出了独到见解;法律专家陈忠林教授大力呼吁“立法是改革劳教根本之道”。□王爱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