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股论市
A股市场建立20多年来的事实表明,这个市场最根本的矛盾是越来越强劲的直接融资需求与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
昨天的A股市场,虽然收盘时守住了2200点,但跌幅一度超过2%,创业板指数的跌幅则高达8%,盘中跌幅超过9%的个股超过400只。可以明显看出,大盘在后市的趋稳是由于中石油等权重股拉抬所起的作用,但权重股并没有什么利好消息支撑。
A股走势并未出乎大多数投资者的意料。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已经中断一年有余的A股市场IPO重启在望,证监会发言人明确,明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在完成规定程序后,将陆续上市。证监会此次出台的改革意见,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地实行注册制,但对审核的内容已经做出了重大修改。按照证监会发言人的说法,监管部门将不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判断。这一修改其实已经接近于未来将要推出的注册制,因此这次改革实际上已经推动IPO开始向注册制过渡了。
这一改革得到了市场舆论的充分肯定。长期实行的IPO审核制使IPO市场出现了扭曲并且影响到了二级市场。但是,A股市场建立20多年来的事实表明,市场最根本的矛盾是越来越强劲的直接融资需求与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
股票市场虽然是一个虚拟市场,但是它的行情却是由真实的资金堆砌起来的,20多年来,虽然进入市场的资金面在不断扩大,但却远低于巨大的直接融资的规模增量。由于企业发行股票得到了事实上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至今没有改变,而二级市场为了接纳源源不断的新股上市,只能一步步地压低股价。因此,A股市场上多次出现的IPO暂停,从表面上看是行政之手的干预,实际上还是市场力量倒逼行政力量起了作用。
但是,当舆论把市场改革的热情倾注到了审核制改为注册制以后,实际上却是掩盖了A股市场的这个最基本的矛盾。本轮IPO暂停的一年期间,股市未有明显上升,有人以此反证IPO暂停没有必要,却忽略了更真实的一个原因:去年暂停IPO时A股已病入膏肓,特别是资金面上的枯竭不仅使IPO无法展开,二级市场交易也已捉襟见肘,而一年来市场资金面未有任何改观,大盘又怎么可能出现可观的上升行情呢?很显然,从资金面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A股市场并没有做好IPO重启的准备。
IPO审核制改为注册制是必须的,但是,这方面的改革并不能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与二级市场承受能力有限这个基本矛盾。按照有些人的说法,如果IPO超过了市场的承受能力,自然会被市场拒绝,IPO也会面临失败,而审核制的改革将使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从道理上来说当然是这样,但市场的运行并不会严格按照这个规律来走,而是会表现出更复杂的态势。
当市场机制真正能对IPO形成压力的时候,市场先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投资者有这样的承受能力吗?IPO的真正重启还有几十天时间,但昨天(12月2日)A股市场上的血雨腥风已经反映了投资者的这种担忧。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