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情感依附》记载了一项跨越了30年的儿童成长心理研究,展现了76个美国家庭“父母-子女”的关系案例, 对76位受访者从出生到成年的生活历程进行了观察、评估和探索,生动揭示了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成年后的社会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这本书中,我们也许能了解到,父母内心对孩子的爱,怎样在微观的层面上将其具体化,怎样与孩子建立充满情感和创造力的微观互动,建立起一种积极、安全、恒定的关系,促进孩子早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为将来的独立和个体化做好准备。
早期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这是《情感依附》书中的一个案例,那是一个患自闭症的3岁女孩,名叫琼。本书作者之一马西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点,从琼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反复观看之后在其中发现了上述的细节。当然,这不能说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唯一原因,但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结而陷入沮丧之中。如此一点点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情感依附》中记载的这个纵向母婴研究的项目,由西尔维娅·布洛迪教授于1964年发起,历时30年,在上世纪90年代,由本书作者亨利·马西与内森·塞恩伯格接力承担完成。他们用五年时间反复观看76位受访者的婴儿期、童年和成年的生活录像,苦苦思考如何让读者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如何把一个个人生故事清晰而真实地讲述出来,想生动地展现出受访者如何从内部积极忙碌地建构及重构他们自己。
经过30年的研究,从回溯性与预测性的方法中,他们发现如下因素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母亲温柔、慈爱、热情且富于同情心,等等。这项前赴后继的研究,其成果也是空前的,领导者西尔维娅·布洛迪成为开创婴儿研究范式里程碑式的人物。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在2001年设立了婴儿心理研究的西尔维娅·布洛迪奖。
2011年冬,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武汉市心理医院主任医师童俊,在纽约接受精神分析训练期间,了解到内森·塞恩伯格教授的这项跨越30年的研究。童俊被这项研究所震惊,为他们的毅力和勇气折服,于是邀请内森.塞恩伯格到中国来讲学,并促成了本书的引进出版。本报记者采访了译者之一童俊与内森·塞恩伯格教授,他们讲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以及对中国的现实影响。
【知识卡片】
需求层次理论 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1943年,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提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在晚年马斯洛又提出了超自我实现需要,作为其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某种总结。
【对话作者、译者】
跨越三十年的跟踪研究
新京报:《情感依附》一书的76个案例,跨越了30个年头,你说初次了解后内心很震撼。在心理学中,这样的研究是不是很独特?他们为何做这样漫长的项目?
童俊:对于一个跨越三十年的跟踪研究,我内心的震撼来自三个方面:其一,在当今的中国有几个研究者耐得了如此的寂寞,能用他们三十年的生命去做这样一项难度巨大的研究。我们在研究中常常为每年出多少论文,发多少SCI所左右,中国的研究者很多都信奉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中国学界或各行各业的浮躁有目共睹。
第二个震撼来自于美国政府或各种基金对科学研究的重视。这项研究的花费可想而知是不菲的。特别是在这些孩子成人后,他们的工作几乎是遍布全美,要有怎样的经济实力才能将这些被试邀集起来完成访谈呀。中国的研究经费还是投入得很不够。就比如说中国的制药业,几乎没有什么原发产品,都是复制品。因为一个原发产品的研究经费都是以几十亿计,我们一个产品一亿到两个亿的投入就只能做复制品了。
其三,跨越这么长的一项研究在心理学界实在是很少,很独特。研究者即使在经费很充分的情况下也仍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我们也从这本书中看到,研究团队中的研究人员就有前赴后继的。
内森·塞恩伯格: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首先早期的发展对人的成长太重要了,因为相比于其他动物,人会有很长的一个依赖阶段,在这个漫长阶段中有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的出现,也有机会去修正这些问题。比如说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在青春期有很多早期的问题可以得到调整和修正,但是如果不对其给予重视,他们的问题会在日后延续下去。
我们发现最重要的部分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对于家庭中的问题非常敏感,有很多成人认为是家庭秘密的事件,以为孩子不知道,其实孩子也会以某种方式了解到。对于经历了单一创伤的孩子,是很有机会克服这个创伤对其发展的影响的;但是如果有多种创伤的并存,孩子在其冲击下可能会丧失其发展的潜能以及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我们能从这些跨越时间的生活中学到些什么?一方面,它再次确认了我们直觉到的或者已经了解到的,我们的家庭关系是如何深刻地塑造了我们。另一方面,它表明情感成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令人惊讶的事情。创伤和早期亲子互动深埋于我们的人格。创伤可能像仿佛要熄灭的火一样只是闷烧,然后再次突然燃烧成我们无法预期的症状。生活能够轮回,这似乎有悖于逻辑,但当我们有足够的信息来密切考察生活时,生活呈现着更深刻的逻辑。
爱与尊重,是人最本质的需求
新京报:童俊老师在后记中说,当深入到这个研究中时,心中却是不平静的。我们这一代父母可能是中国第一代在温饱状态下觉得父母难做的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都在为战乱和饥荒中生存而挣扎,有多少母亲会用温情的眼睛去注视孩子? 对于几代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分别有什么样的缺失?
童俊: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一天,我与美国西部一个著名大学的退休教授讨论一个我的临床案例,其中我谈到这个案例早年的成长史中,患者在夏天身上长满痱子这件事,无论我用sudamen 还是用rubra来表达痱子,对方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我正为我的发音感到沮丧时,想不到对方找来字典去查这个英语单词的意义。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字,也不知道痱子是什么。我很惊讶,第二天,这个问题我还是不能释怀,我就直接写上这个sudamen去问我在纽约的老师,她也不认识这个字。我继而与她讨论了这个问题,其原因是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有空调的环境中,根本就没见过痱子。我对他们说,这就是中美的区别。
也许,我这样下结论不失片面。但是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近代史上不断的战乱,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我们父母辈的匮乏是可想而知的。按照马斯洛的生活需要层次理论来说,父母辈挣扎在最低的生活层次,为满足基本的生命的生理需要而努力,还谈不上满足心理的需要。这样的父母的目光是恐惧而又缺乏安全感的。当然,往往在最贫弱时,人的心理上会调节出最宏大的防御机制,不然,人是难以支撑下去的,这就是通常说的阿Q精神。
对于年轻一代的父母,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力量从长辈们的创伤性经历中吸收有营养的成分,比如坚韧,吃苦耐劳,他们则有更加开放的未来。他们有条件去学习温情,培育爱的能力,去学习欣赏美。在这点上,我相信这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要从有所反省开始。
内森·塞恩伯格:对很多地区来说,21世纪以来的物质丰富是以前的世代完全无法相比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曾经写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享受了史无前例的物质满足,但为什么人们依然从内心感受到了疾病,为什么我们依然无法摆脱情感上的痛苦。也许父母不再困扰于能否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但是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供给不仅是物质上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不用再担忧物质的缺乏,但是是否我们会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照顾。在温饱的状态下,父母们有多大程度做到了提供持续安全、保护和情感支持呢?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