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发布
“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为何会诞生,而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它,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值得深究。
3日上午网络流传的一组图片引起广泛关注。就在针对“讹人”大妈的抨击愈演愈烈之际,事件发展却突然转向。北京警方3日晚回应称,外籍男子因存在无证驾驶、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及交通肇事行为,将被进行处罚。其实,类似的舆论反转事件,并非孤例。此前有“深圳最美女孩”最终发现是网络推手策划的假新闻,还有福建“12天婴孩被保温箱烤死”最终鉴定女婴其实死于感染等。那么,对类似的网络新闻,公众究竟是如何看的呢?
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的结果显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该网络新闻最早出现的时候,有59.9%的受访者相信了该新闻,有40.1%的受访者表示当时“不太相信”。
那么,后来事情转向,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外籍男子与大妈确有碰撞,且外籍男子因存在无证驾驶、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及交通肇事行为,将被进行处罚。对此,网友又是什么反应呢?46.2%的受访者选择了“恍然大悟,觉得之前太过轻信”;32.6%的受访者则表示“一直很冷静看待”;15.0%的受访者表示“觉得好笑”;还有6.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舆论反转,带来的不仅仅是好笑,它还会带来怎样的启示?62.7%的受访者表示“以后看网络新闻会注意看消息源是否确凿”;51.6%的受访者则表示“不随便给人贴标签”;46.7%的受访者表示“以后会对网络信息保持一定的怀疑”;46.1%的受访者表示“发布信息要核实,不再轻率”;35.6%的受访者表示“转发和评论时会更慎重”。由此可见,该新闻多少给了一些网友以警示的作用。而至于“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为何会诞生,而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它,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值得深究。
□新京报记者 兰燕飞
■ 旁边评论
等一等信息背后的真相
别让自己的愤怒情绪爆发得太快,要等一等自己的理智,等一等信息背后的真相。这不仅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这一新闻最初在网络流传时,就是核心信息残缺、主观倾向非常明显。尽管网络对大妈愤怒的讨伐风起云涌,但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对此表示质疑,提出即便声讨也要把问题弄清楚再说。
新京报的调查证明,像我这样的“清醒者”也并非少数。有四成多的网民,其实一开始就“不太相信”这新闻。只是相对那些“相信了”的网民来说,他们的表现可能沉默一些。但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想以几幅照片和有偏向的报道,就让所有人信服,是几乎不可能的。只要有足够的怀疑者,在这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时代,真相迟早都会揭开。
实际上,从第一条错误信息的发布,到剧情逆转基本搞清真相,只经历了短短几个小时。此前一些类似的舆论反转事件也说明,短时间内部分人可能被迷惑,但不可能长时间内所有人都被迷惑。想要“误导网友”,越来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谎言随时可能被揭穿,真相大白之后,还要随时准备自食苦果。
这次的照片拍摄者事后向大妈道歉,但能否赢得谅解,要不要承担相应责任,现在还未可知。而且,幸好这次消息澄清及时,对那位大妈所造成的伤害还算可控,如果“蒙冤”太久造成什么不测,照片拍摄者将要承担的责任可能就要更大。除对当事人可能的伤害之外,作为一个媒体人,这种草率行为,对行业公信力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件事情可供反思的维度很多,对所有的网民也都是一次教训,如调查显示的结果所说,要学会鉴别信息、学会更审慎地发布,当然,也包括别让自己的愤怒情绪爆发得太快,要等一等自己的理智,等一等信息背后的真相。这不仅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一次不慎,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随后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
□敬一山(媒体人)
■ 调查选摘
“最严交规”实施一年
55.8%受访者:交通秩序比以前更差
今年12月2日是我国第二个道路交通安全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通法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将满一年。上周,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6.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区交通秩序有所改善,14.2%的受访者回答没有改善,55.8%的受访者直言比以前更差,3.2%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12月3日《中国青年报》)
“老外撞大妈”的三波口水
这本是事实再简单不过的一起事件。没想到,因为一摄影记者路过拍下了一组图片,语焉不详的图说在部分媒体的曲解和不经证实的转载之下,事件剧情陡变。
在这一剧情中,主角是充满张力的双方:老外、大妈。配上的剧情,是“扶人反被讹”。刻板的印象、模糊的信息,从那一刻起,这一件小纠纷就注定演变成剧情跌宕起伏直至反转的年终贺岁大戏。
幸而,真相总在不断探求中逼近。只可惜,在剧情反转间,被撞倒的不仅是大妈,还有事件的每一方,以及在事实未明前就进行道德审判的每一个围观者。
第一波口水
3日早晨,这一消息早已在微博刷屏,在门户首页高挂。
这是一组传神的图片及报道,一刀切中当下社会高潮点。在我看完的第一瞬间,与众多网友一样,也被蒙蔽了双眼。于是,就引来了第一波“丢人丢到国外”等辱骂,及“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强迫外国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等戏谑。
在全民共讨之的情绪溃坝中,“质疑一切”的职业属性,让我马上发现这一组图片报道,存在着严重的新闻要素缺失:无记者署名、无消息来源、无现场求证过程、无双方当事人声音。
有图不一定有真相。带着质疑,我赶往事发地点。
第二波口水
就在我抵达现场时,几名身着警服的民警,陪同一位看似领导模样的人前来勘察现场。我立刻佯装路人甲跟在后面。
“昨天是我出的警,老外骑车转弯,确实把人给撞了”,这位民警边说边向同事指认事发地点,同时还称,马路对面摄像头拍下了被撞刹那,但之后未被拍到。
随后几人驾车离去,我又在事发地点附近采到多位目击者,均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且确实撞了人。同时提供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外籍小伙用“京骂”不断大爆粗口。
与此同时,我的同事也联系上了当事李女士。她称,事发时她沿斑马线过马路,被外国小伙驾驶的摩托撞倒,因有心脏病,因此“背过气”,并非碰瓷。
至此,剧情发生了大逆转。随着现场越来越多的记者到来,以及目击者的说法和外国小伙骂人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原本善良纯朴的“外国活雷锋”,变成了无牌驾驶、闯红灯撞人、脏话连篇的痞子形象。
原本一边倒谴责大妈的舆论风向,也瞬间180度反转,许多人开始骂老外素质低,骂之前责怪大妈的声音是“崇洋媚外”。至此,第二波口水战开战。
第三波口水
被撞女子及目击者均称,外籍小伙的确撞人。随后,外籍小伙女友亦承认,当时确有撞人,但第一时间停车搀扶女子并想将之挪至路边却遭拒。而当事李女士则称拒绝是因为想保护事发现场,并称事发时并未要过赔偿。
随后双方发生至少两轮争执,也正是在争执过程中,外国小伙因被围观群众“打他打他”的威胁所激怒,而有了视频中的破口大骂。当晚,随着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及事发监控录像,事件至此豁然开朗:外籍男子系无证驾驶,所驾摩托车无牌照,在转弯时确实撞倒女子。
至此,“撞没撞”“讹没讹”,这两个事件的最核心问题豁然开朗。于是,剧情及舆论发生第三次转折,公众怒火直指图片拍摄者“制造虚假新闻”。
而当晚,我与这名拍摄者取得联系时,他辩称当时只是恰巧路过,并未看到大妈是否被撞,因此在写图说时进行了模糊处理,是被部分网友及媒体曲解所致。
并且,他在电话中强调,就其全程目击所判断,大妈在现场“夸张表演”,就是想多讹点钱。他称,这让他非常气愤,因此拍下了这组照片,目的是为了“鞭笞丑恶,传递正义”。同时他坚称自己无错,不会向当事人道歉。
然而,他的坚称终究没有抵住舆论的狂潮。在事件发酵两日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公开道歉的决定,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正如他道歉信所言,“这是一声迟到的对不起”。
□杨锋(新京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发表“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撞倒大妈”系列追踪报道)
大妈“讹诈”背后的情绪难题
与反转舆论的即时发布相比,最终见报的近四千字报道,平淡得像个抑郁症患者。
必须承认,举国为大妈翻案的节骨眼上,我们的报道如果以社会新闻的要求衡量,“未能回答受众的问题,提供顺畅的阅读体验”。按一般做法,大妈与外国小伙的稿子,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划分成“有无撞人”“是否讹诈”两个部分,答疑解惑。
见报的其他媒体,几乎都是这个路数,几乎没人像我们这么拧巴着。拧巴是因为冰火两重天的舆论风潮,但我并不为这种拧巴难受,新闻有时候就应该拧巴一点。
“辟谣”真的清晰吗?
先是外国小伙遭东北大妈讹诈,公众痛斥国人素质问题,捶胸顿足自怨自艾。接着,同事杨锋拿到的视频中,老外正用流利京骂“招呼”大妈。舆论哗然,兼有惯常钓鱼的某些人,拍手欢呼“洋奴公知”被打脸。从过度反思到过度自信,“受虐者心理”的两极翻转,实在太快。
在这样的舆论气候里,我们不仅想还原真相,更想还原情绪。究竟是现场的何种情绪,让大妈“奋不顾身”哪怕被误讹诈,也让小伙不顾安危在异乡大爆粗口?
完美的情形,应当是大妈、小伙及拍照者三方对质,还原现场气氛。然而外国小伙联系不上,现场监控缺失,单方说法使得这种平衡异常艰难:几乎所有的目击者都义愤填膺,“怎么能帮着外国人欺负中国人”,证词大打折扣。
我们不愿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简单点出谁是谁非,是因为我相信,忽视具体情境,单独辟谣部分意义不大。
在这则新闻中,前述看似清晰的“辟谣”,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立场陷阱。几个简单疑问的答案,无非是“发生了撞车”“并未讹诈”“1800元并不算多”。这是事实,但因“老外骂人”的插曲而容易招惹极端论点:大妈未讹诈,老外还骂人。
辟谣处理,虽能将大妈拖出泥潭,但极易将外国小伙推上民族主义的“审判台”。更尴尬的是,原本可能负有些许责任的大妈,可能会一步步走上神坛。
不为偏激情绪点火
我们采访发现,事发后,小伙子至少态度不错,主动扶起大妈。但随后双方却发生数次误解。先是大妈欲“保护现场”而拒绝离开路中央,冲突后,小伙认为事情已经解决可以离开被大妈扯坏衣袋。这导致了原本态度不错的小伙破口大骂。
多名目击者证实,冲突现场有不少人曾高呼口号,“打死他打死他”“外国人不能白撞人”等等。一名外国人,在这种紧张而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情绪失控是否也情有可原?
我们认定,根据当日中午爆出的素材,辟谣已非核心命题,而应考虑如何平衡辟谣引发的情绪。最理想的呈现方式,是以多样化的处理,证明这仅是一起简单的纠纷事故,不应过度解读。
近几日的媒体走向,恰好正逐步印证此前我们的担忧。某网站微博发起“向大妈道歉”活动,各大媒体亦逼迫拍摄者道歉。大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我必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错了”。甚至在一些媒体的评论助推下,大妈,开始成了“中国人不应过度自卑”的佐证,一步步占据道德制高点。
第二天,拍摄者发布了道歉声明。尽管最早拿到该声明,但我们在见报时并未全文公布,看似在独家新闻的战场上输了一阵。但我的新闻观念中,报道牵涉极端情绪的纠纷事件,宁牺牲眼球,也不应为极端情绪点火。
□胡涵(新京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发表“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撞倒大妈”系列追踪报道)
■ 受访者背景资料
性别
男 52.7%
女 47.3%
年龄段
90后13.1%
80后52.1%
70后24.0%
60后8.1%
50后2.5%
其他0.2%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6.3%
大专/高职22.6%
大学本科63.1%
硕士及以上8.0%
月收入
2000元及以下9.9%
2001-3500元22.7%
3501-5000元19.6%
5001-8000元22.3%
8001-10000元17.1%
10000元以上8.4%
京报调查
本版宗旨是“采集民意,权威解读”——就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并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点评。需要说明的是,调查数据作为一种民意表达平台,或有偏颇之处,仅供读者参考。
参与调查请登录以下网址,每周一期。
www.bjnews.com.cn
http://oopsdat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