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意,不只是更好看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文化现场】

  设计,为什么?创意可以有怎样的人文主义关怀?创意如何拥抱低消费人群?

  12月是深圳的创意月。几乎所有的关乎创意设计的展览都在这个月集中呈现。

  双年展的B馆原是广东浮法玻璃厂,如今被改造成了展馆。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让我们一窥早年中国工业积累时期的作业环境。站在这里,忽然对工人阶级前辈们充满了敬意。展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这让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有了继承的基础。城市旧空间、厂房的改造在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北京的798就是一个很著名的案例。

  当然空间的提供只是第一步。如何在空间里产生创意,最后成为产品?12月7日《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在何香凝美术馆给出了德国创意设计与生产的样本研究。这次展览展示了影响深远的包豪斯设计作品,也提供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企业博朗公司如何在生活用品中融入设计,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案例。

  第二天的OCT-LOFT创意节更着意于未来的可能性。这场主题为“设计实验场”的展览,邀请了来自荷兰、德国、瑞士、英国的设计研究、教育机构参与进来,更加关注设计的应用和未来的方向。展出的设计实验研究,像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设想。在这个展览中,材料、媒介、新媒体、城市视觉研究成为热门的词汇。

  深圳设计的历史已有二十年,是一座真正依靠文创产业发展的城市。在8日创意节开幕前的研讨会上,一个小小的会场外竟然排了三百多人,显示出这个城市的年轻设计师、市民对文创产业的关注和热情。

  从会场穿过一条长长的创意市集,就是创意节的主展馆。

  在现场最吸引我的是“桑迪故事线”的作品。2012年10月30日美国东部发生了历史上最致命、最具破坏力的桑迪风暴,之后的三周后,很多人仍旧没有水、电以及热的食品。当桑迪风暴袭击纽约时,雷切尔和迈克尔决定建立帮助中心,填补城市和联邦服务的空白;雷切尔则拿起录像机。故事在Vojo发布后,轰动很大。

  美国公民MIT媒体实验室的“移动之声”只需要一部普通手机,就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社群发生联系。这个项目针对洛杉矶被边缘的人群,比如移民工人、低收入人群、有色人种等。

  这两个项目展示出来的人文主义关怀超越了创意本身,最让人感动的是创意没有忽略掉那些低消费人群——创意是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好看”。这也为我们的创意设计师们提出一个问题:设计,为什么?

  □李蝴蝶(新京报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