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南疆,带头尝试新技术,带领村民科学务农致富,赢得全村信任;今年10月因交通意外去世
|
“我累得很,想休息一下”。10月23日下午,在乡里开完会,刘国忠带着妻子骑摩托车返村。路上,他冒出了这句话。
64岁的刘国忠,是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科克墩村的党支书和村主任。全村59户人家,刘家是唯一的汉族人家。
在乡里开会,回村布置工作,到每家走访。这是刘国忠几十年来固定的工作,也因此经常饭都顾不上吃,更不能按时休息。
“累就躺在路边睡一会。”刘的妻子褚绪兰话还没说完,摩托车就重重摔在了路边的石头上。
严重受伤的刘国忠躺在了地上“睡”了过去,却没能醒来。
维族村的汉族村官
刘国忠能讲一口流利的维族话,和维族村民沟通没有障碍
一条新修的马路通向科克墩村。马路两侧,是村里的几百亩农田,到处是枣树和核桃树。新修的引水渠穿插在当中。
然而,五十多年前,科克墩村只是提孜那甫河边的芦苇地。
1958年的一天,几辆绿皮军车一路颠簸,身后的戈壁滩上卷起一长串尘烟。车开了两天两夜,在提孜那甫河边停了下来。当时全国各地的青年响应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他们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来到新疆。
这几百人的队伍,组建了最早的科克墩村。他们住在地窝子里,狭窄、潮湿,但能遮下大部分风雨。
1959年,8岁的刘国忠和父母、弟妹一路逃荒,从甘肃武威老家来到了科克墩村。父母开荒、种地并不容易,笨重的坎土曼刨在满是红柳根的地上,震得手疼。几天下来,手上满是血泡。刘国忠也由此从小就习惯做重体力活,帮着母亲料理家务。
1973年,褚绪兰和刘国忠在甘肃老家结婚后跟随刘国忠来到科克墩村。在这里,他们有了4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1958年就来到村里的梁凤祥记得,1980年以前,村上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只有几户维族人。大家一起干活、种地,相处和睦。
上过初中的刘国忠,1974年成为村里仓库保管员兼会计,掌管着全村人所有的日常生活物资的发放。他能讲一口流利的维族话,和维族村民沟通没有障碍。
在村民空都孜眼中,能做保管员的工作,必须是村里公认的人品好,做事公道的人。刘国忠也得到他父亲阿不都瓦依提的认可,这位老村支部书记准备将他培养成村书记接班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南疆地区先后发生了数起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骚乱事件。
158户近千名汉族村民,几乎一夜之间撤离了科克墩村。刘国忠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们也迁回了甘肃老家。全村只剩下四五户人家。
空都孜记得,他的父亲阿不都瓦依提找到刘国忠,希望刘国忠留下来帮他,他会保护刘国忠的安全。虽然父母妻儿反复劝说,但刘国忠最终留了下来。
老梁也没有走。他已经娶了当地一位维族姑娘并生下了两个女儿。
几年后,附近又有五十户维族村民迁至科克墩村,随着刘国忠的妻子儿女回到村里,全村仅有刘国忠一户、老梁半户共一户半汉族人。
1982年,刘国忠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成为维族村里的汉族“村官”,这在整个自治区也很少见。
引水、通电、修路
刘国忠带领着村民历时4年,修了一条6公里的沙石路
二十多年来,在这个仅有五十多户,二百多人的小村庄里,刘国忠一家与维族村民们相处十分融洽,村民们记得,到了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刘国忠就会带着礼物挨家挨户看望。到了春节,村民们则带着馓子聚到刘国忠家里。刘国忠会杀一只羊,留维族的村民吃抓饭。
而最令村民感念的是,刘国忠彻底改变了村子的生活条件。
科克墩村左临提孜那甫河,右边是莎车宏伟大渠,虽然水源丰富,但因为没有渠道,无法将河水引上来。
电是另一个大问题。虽说村里架起了木头电线杆,但稍微有个刮风下雨,电线就断了。基本上一个月里有半个月,村民都得点煤油灯生活。在刘国忠女儿刘晓敏的记忆中,村里在2000年以前,都还没有完全通电,村民们在家要靠煤油灯照明。
村民空都孜家上世纪90年代买了台电视,电视到村里赶上停电,人们把拖拉机的发动机卸下来连在自行车轮上,专门派一个人蹬着发电。
电视机终于亮了,全村人都跑来看,空都孜房子里坐不下,电视机被搬到院子里。再后来,旁边莎车县的村民趟过河水,跑到他家看电视。
交通也束缚着村子的发展。科克墩村是泽普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子,交通不便。通往乡里的公路坑坑洼洼,积在路上的土几十厘米厚,一下雨就到处翻浆。摩托车骑上去歪歪晃晃,去乡里十几公里的路就要个把小时。别说拉运农产品出去,就是村民上一趟街都很困难。
村民们说,刘国忠为了村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知跑了多少次乡里、县里,甚至是喀什地委和自治区政府。先后解决了通电和灌溉的问题,他还带领着村民历时4年,修了一条6公里的沙石路。今年10月,十几公里的柏油路也终于修通了。
在刘国忠任上,科克墩村改变了面貌。
带头“吃螃蟹”
多年的努力下,科克墩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的320元增加到现在的7400多元
改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申请经费实现,而引导村民致富却不仅仅是投入资金的问题,还需要村民一起努力。对于地处偏远、信息匮乏的科克墩村,说服村民改变陈旧的农业模式,并非易事。
上世纪80年代,村里都种植陆地棉,产量每亩仅有子棉50公斤,收入非常低。刘国忠听说外地人种地膜棉产量超过100公斤,于是就自己出钱去实地参观考察。
回来后,刘国忠没急着向村民推荐这项技术,而是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试验,当年刘家棉花的亩产就达到100多公斤。
第二年向村民推广时,大部分村民欣然接受,但仍有几户人家半信半疑,不舍得投入地膜的钱。于是刘国忠说:“今年你们的地膜我来买,如果效益好,你们还钱给我,效益不好,我也不要钱了。”
就这样,村里面全面推广起了地膜,棉花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2007年,刘国忠发现耐旱的色素辣椒市场行情不错,而且符合村里的种植条件,于是就向全村推广种植。
在一个祖祖辈辈种棉花的村子推广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敢尝试。“亏了怎么办?”是村民共同的问题。
刘国忠对村民们说:“那你们就在我的地上试着种一年,挣了钱算你们的,赔了钱算我的。”
于是当年刘家的20亩地成了村民的“试验田”,不相信种色素辣椒能挣钱的村民,都在刘家的地里尝到了甜头,亩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第二年,不用动员,村民们就主动种植了。
除了辣椒,刘国忠还动员村民种植核桃。目前,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50亩,每年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100万元。
刘国忠还动员村民养殖良种的冷配黄牛,现在全村年出栏黄牛50头,户均养殖1至2头,除去成本可收入2000元至3000元。
多年的努力下,科克墩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的320元增加到现在的7400多元。
“上访”留下村书记
由于年龄原因,62岁的刘国忠不想再担任村里的书记,十几个村民到乡里“上访”,要他留任
科克墩村村民说,他们对刘国忠的认可,还因为他对大家无私的帮助。
2007年5月,村民坤杜斯·尼亚孜的小儿子努艾力克·坤杜斯被诊断出得了脑癌。能借的亲戚家都借遍了,可还缺去乌鲁木齐治病的路费。
据当地媒体报道,刘国忠得知情况后,不但拿出500元钱给他们凑路费,又召集全村人捐了3000元。
2011年,村民坎拜尔·土逊准备盖新房,拖拉机拉砖时翻了车。水箱里的水浇到了他的身上。治疗费要花七八千元时,坎拜尔·土逊回到了家,几天后伤口开始溃烂化脓。
刘国忠得知情况后,把他送到医院,并从腰包里掏出5000元钱塞到他手里。
刘国忠的付出也换回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和对他工作的配合,按照泽普县官方统计,科克墩村是一个保持了30多年的“六零村”。这即是零上访、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非法朝觐、零非法宗教活动、零重大安全事故。
在当地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2011年,由于年龄原因,62岁的刘国忠不想再担任村支书。十几个村民到乡里“上访”,要刘国忠留任。
今年10月,刘国忠被评选为“全国最美村官”十大人物之一。但短短十几天后,10月23日,刘国忠在从乡里回村的路上出车祸,并于24日凌晨去世。他被埋葬在老村委会的大院里。
老村委会将被建成一座展览馆,那里将成为一座民族大团结教育基地。
新京报记者 孟祥超 新疆喀什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