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董事长周鸿祎称要不断地做自我颠覆的事,“我不颠覆别人,我就会被别人颠覆”
|
早上七点半,在北京通往郑州的早班火车上,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裹着一件灰色大衣,坐在二等车厢的座位里,大衣领口露着“红色战袍”的底子。头发东倒西歪地伏在头顶上,眼睛略带红色血丝,手背上还有水笔涂画过的痕迹。那是前天跟手下讨论智能儿童腕表外观留下的证据。过去的这两天,他没有休息好。
周鸿祎的脚边放着一个购物袋,里面装满了杂志。读完一袋杂志,是他坐车的习惯。他的秘书说他每天都在坚持读书。
除了读书,周鸿祎还有个众所周知的爱好:打架。周鸿祎说他从小“就爱打架”,“但老打不过”。面对新京报记者关于他是否有“不服输”的性格的疑问,周鸿祎说他的确好斗,但不是不服输,他只是争强好胜。
周鸿祎说创业公司没有能力打防守战。
话题1 布局
成功是一种偶然
“就像说台风来了之后猪都能在天上飞,很多人成功是因为台风来了。”
“不服输”是个战术
新京报:你的传记《拒绝平庸》读下来,感觉你经历跌宕起伏,能折腾到今天,做成百亿美元市值的规模,归根结底是不服输。
周鸿祎:不是不服输,我这人恰恰是愿赌服输的人,有些事你没做好,不服输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很多时候要复盘,通过复盘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我的性格比较争强好胜,属于屡败屡战型,有时候遇到大的困境,大的挫折,反而我会比较冷静。
“不服输”是个战术,从“道”的层面来讲,是我的价值观和很多人不一样。很多人是以公司上市或者以市值来作为评价标准,或者以自己拥有多少钱。但我的价值观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你做出来一个产品,你能影响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多的用户。
360没什么布局
新京报:在儿童智能手环的发布会上你说,“这个产品看起来不是特别酷,但很实用。”
周鸿祎:这也是360的气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气质,你可以模仿苹果,但它的气质是你学不到的。
我希望不断能发现用户的需求。很多人老是喜欢问大公司布局。其实谈布局有什么用呢?我看过一些公司的布局,不接地气,最后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新京报:360没布局吗?
周鸿祎:我们没什么布局。
新京报:从PC到手机,360每一步都走得很有逻辑。
周鸿祎:很多中国企业家在做成功一件事情后会做马后炮式的总结,你会觉得他们的逻辑非常正确,非常高瞻远瞩。但我并不是这样的,我的每一步都是探索出来的。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里谁能够看得那么远,站得那么高?我觉得都是吹牛。
最早腾讯几个团队都在尝试做微信类的产品,谁又知道哪个团队能成功呢?
猪在飞是因为台风来了
新京报:在身处其中的时候,往往有盲人摸象的感觉,难道是你幸运地摸到了一条?
周鸿祎:本来就是。互联网公司头三年都是在探索,真的是盲人摸象或者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互联网是个不断变化的行业。所以,有的时候我认为成功是一种偶然,或者成功也是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尽管每个成功者都不承认。
就像说台风来了之后猪都能在天上飞,很多人成功是因为台风来了。
但反过来说,这中间有没有可以自己去努力的地方呢?你要不断地保持敏锐度,不要怕失败,不断地试错。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你可能探索了五个方向,最后成功了一个。
大部分公司都是要经过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中,不要把一个事规划得很宏大,我主张在微观上抓住一点,快速地试,快速地拿给用户反馈,觉得可以就乘胜追击。
比如“随身Wi-Fi”,最早团队设想了十多个功能。我先鼓励他们说这个想法很好,但具体操作上可以把所有的附加功能都砍掉,就留一个免费热点功能。这是它最大的需求。如果这个功能用户都不接受,那么它在此之上搭建的所有功能都不成立。
话题2 趋势
成功者的“心灵鸡汤”没用
“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还能干什么呢?”
新京报:你对“顺势而为”怎么看?
周鸿祎:是个正确的废话。成功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顺势而为,问题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谁知道它是适合的?我更喜欢英特尔前CEO格鲁夫博士的那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说,任何一个趋势来的时候,它不是敲锣打鼓来的,你要去倾听,它是个噪音还是个微弱的信号。
年轻人、创业者要真想看到所谓的势就反而应该把自己放下来,倾听用户的声音,观察用户的行为。
新京报:在360最先推出免费杀毒的时候,你都不认为自己在做颠覆的事情吗?
周鸿祎:是的,都是事后总结的。
新京报:你似乎很反感“马后炮式的总结”。
周鸿祎:你知道中国的创业还缺什么?缺经验。
中国创业者得到的往往是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崇拜,还能干什么呢?
当年所有人都把某个华人首富吹捧的神乎其神,然后弄一些语录。但天天看那个语录也不能保证你成功呀。那些语录我也看了,都说得特有道理。
新京报:还特精炼。
周鸿祎:对,那也是一种“心灵鸡汤”,但是没有用。所以,我更愿意把我的一些痛苦,过去经历的磨难,我怎么思考的,怎么做的错误决策,把这种心态分享给年轻人,他才能学到东西。
话题3 卸载预装软件
我选择站在用户这边
“如果用户喜欢这个软件自然会留在手机里。如果用户不喜欢,自然会千方百计要把它干掉。是用户要干掉它。”
没想到同行意见这么大
新京报:上一次采访你的时候,你说你小时候就喜欢打架。这次卸载手机预装软件又给你招来不小的麻烦。
周鸿祎:是(喜欢打架),但老打不过。
今年国庆节我们又干了一件得罪同行的事(卸载手机预装软件)。
这个事儿和当年流氓软件一样,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一种侵害。我们只不过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不应该这么做。
当时没想到捅了马蜂窝,包括很多手机厂商(都反对)。
新京报:做之前团队应该有评估,应该预想到的。
周鸿祎:没仔细看。我们当时还做得比较谨慎,不是360一上来就自动把预装都干掉了。用户得自己主动进来找这个功能,还得点了好几次,才能删掉,而且得手工操作,如果不对预装软件痛恨的用户不一定会用这个功能。
我们确实没想到同行们都那么大的意见。
新京报:360也有预装,预装都是要花钱的。
周鸿祎:他们预装下去,已经收到钱了。手机到了用户手里,用户再把它卸掉无所谓。
是用户要干掉它,不是我
新京报:软件厂商的钱白花了,以后软件厂商就不会再在预装上花钱了。手机厂商当然不乐意。
周鸿祎: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我考虑的是用户要不要。
新京报:最近问过一个软件厂商,他说360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很没有道德。
周鸿祎:我们只是个工具。如果用户喜欢这个软件自然会留在手机里。如果用户不喜欢,自然会千方百计要把它干掉。
是用户要干掉它,不是我要干掉它。
新京报:本来用户没有途径卸载预装软件,你现在创造了这个途径。
周鸿祎:这个功能本身是没错的。
我还是那个观点,一个企业要成功还是得有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怎么对用户。
互联网里所有成功的企业,一定是用户利益至上。当商业价值和用户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你要选择什么?我选择站在用户这边。
最近马云做来往,丁磊做易信,大家挑战微信。这件事反映了行业的特点,大家竞相免费给用户用,还要想着给用户搭免费的流量,向用户赠送免费的短信。产品都免费了,还要想办法倒贴很多资源,就是为了让用户用一用。真是竞争到极致了。
话题4 跟风
“模仿”微信永远没机会
“今天你再做一个表面上和微信比较像的产品,就永远没有机会。你一定要想到去做一个和它不一样的东西。”
新京报:今年微信很火,阿里等都在跟进,你怎么看这块市场?
周鸿祎:现在大家都在学微信,是因为意识到微信重要了。但微信已经做了三四年了,做起来了,把运营商都颠覆了,今天你再做一个表面上和微信比较像的产品,就永远没有机会。
你一定要想到去做一个和它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是我常说的,只有创新,才能产生一种新的层次的竞争。
就像当年新浪微博做得好,腾讯也做微博,但腾讯再怎么做微博都做不过新浪,因为它和新浪没有差异化,再有钱也不行。但腾讯最后用什么打击了新浪微博呢?是用了微信,是一个和微博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在互联网行业,不能依靠护城河了,而是要去创新,去自我超越,公司才能活得长久。
新京报:互联网几大巨头都在布局,用尽方法筑高城墙,防止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失守。360是怎么规划的?
周鸿祎:我个人觉得360还是一个创业公司,不可能跟巨头去比财力的,更不可能和巨头用一样的打法去打。
我个人觉得只有快速往前跑才有希望,最终还是要依靠创新。
新京报:浑水做空网秦,360的股价也受到波及,你担心吗?
周鸿祎:不在意。我是第一代互联网老兵,经历过2000年的泡沫和泡沫的破碎,很多公司从天上掉到地下,看过这个东西你就会有一种比较平常的心态。
股价只是代表了投资者对你未来的期望。我认为还是要把有限的注意力投到用户身上,企业的价值不是因为你有好的股价才有价值,而是有用户支持你。
话题5 创新
不颠覆别人,就会被别人颠覆
“企业家要很饥饿,不满足现状,满足现状就不会颠覆了,也不会自我颠覆,就容易被别人颠覆。”
颠覆式创新就是“吊丝的逆袭”
新京报:在创业的路径上,你比较主张颠覆式创新。为什么?
周鸿祎:道理特别简单,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把贵的变便宜,收费的变免费,一种是复杂的变简单。
它实际上都是从低端切入,创造一个新的,原来大企业看不上的市场,然后让很多低端用户进来,让很多原来不是用户的用户进来,然后慢慢地往上蚕食。
我管它叫做“吊丝的逆袭”。
新京报:360未来五年内有可能再出现颠覆式的创新吗?
周鸿祎:我认为我不颠覆别人,我就会被别人颠覆。
可能也是性格使然,我更希望是扮演一个鲇鱼的角色,所以我会不断地做自我颠覆的事。
企业家的精神决定创新能力
新京报:创业史上有不少成功转型的公司,比如苹果有过起死回生,诺基亚有过成功的转型。但现在诺基亚境况不佳,苹果创新乏力,是不是企业只有一次颠覆创新的机会?
周鸿祎:不是的,其实关键还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决定。
比如说乔布斯在苹果的时候,做了不少颠覆式创新。这个企业家精神,我认为是永不满足吧。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在斯坦福年会上的讲话说,要“stay hungry”。就是企业家要很饥饿,不满足现状,满足现状就不会颠覆了,也不会自我颠覆,就容易被别人颠覆。
新京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周鸿祎:是的,所以在我们这种行业,企业家的性格和精神特别重要。
新京报:这可能也是大企业的通病。
周鸿祎:这就跟你是一个小青蛙的时候,跳来跳去很灵活,当慢慢变成一头大象,确实很重。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来应对。
一种是,如果有公司颠覆你,我希望那个公司是我投资的。
第二种是在企业内部,一定要有一种内部的“特区”机制。企业为了维持既有业务,不能天天来回折腾,但是你的公司一定要有一些能折腾的人,有一些能折腾的产品部门,让他们去创新。
如果未来有一天有人能颠覆我们了,我希望这是我内部培养的公司,或者是我投资的公司。
B12-B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