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书单系列评论之三】
编者按:新京报年度好书候选书目面世后,一个最常见的评价是,好多书都没看过;有幽默感的人甚至称这份书单纯粹“献愁供恨”,让人自卑。事实上,这样一份丰富多元的书单,本就不可能存在把书都看了的读者。“你都看过书了吗”,其实是个伪问题。实际上要评价一份书单,需要连着评价这份书评周刊一年来所做的书评工作。因此,这篇文章唐小兵回到书评价值本身,谈谈关于书评的事。
一种怎样的书评才算是一篇合格的甚至好的书评,这自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在各种阅读趣味的偏好之外,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的底线”,确实是值得书评人、书评编辑乃至被书评人(书籍作者)来共同讨论的问题。
当下中国各种形式的书评刊物(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期刊)相当繁荣,众所周知比较突出的几家是《中华读书报》、《东方早报》的“上海书评”,《南方都市报》的“阅读周刊”,《新京报》的“书评周刊”。这些书评也在推动一种高品质阅读文化的形成,到了年底的年度好书评选,更是成为这些年读书界的盛事。
在我看来,书评或者说书评人在当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资本力量的侵蚀。出版商会通过各种形式吸纳和争夺书评人,让书评人为其出版的新书撰写书评推介,其直接好处是赠书、稿费等,间接好处是可以借此与书籍作者搭上关系,可以慢慢地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书评人。
在这种利益链条的刺激之下,有些书评人经不住诱惑,自然不会发表批评性的书评。所以我特别欣赏《独立阅读》的几位创始人坚持的不接受赠书等准则,只有这种制度上的切断关系,才可能让书评人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评论一本书。书评写作,不能成为一种学术按摩运动,更不能成为一种为自身贴金的借壳上市,更不能成为一种利益输送活动,这应该成为底线的共识。
第二个挑战是当下一些书评写作的模式化。
书评人用的千篇一律的行文模式和框架去剪裁甚至强暴被评论的新书,往往是用自己臆想的逻辑来替代了书籍中自身的逻辑,用一种似是而非的伪学术语言来包装书评。
这种书评的笔调往往是游离的,心态是轻佻的,行文是松散的。自然,这种书评也最容易“制作”。很惭愧,多年前,初学书评写作的自己,也因为虚荣、利益、惯性等发表了好些这一类书评,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羞愧不已。
在我看来,一篇好的书评,应该是书评人与书籍作者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因此书评决不能就书论书式地偷懒,而应该从纵向(被评议书作者的其他著作)和横向(同类著作)构建一个宽广的文化长廊来锁定被评论之书的方位。这样,一篇严肃而真诚的书评,应该是书评人与被评人在知识上和精神上的一种“高手过招”,通过书评这种纽带而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连带感,甚至能够将书的作者未能自明而确实含有的某些言外之意彰显出来。
书评除了评书,也同时应该提供知识文化上的增量。依照书评人王晓渔的说法,书评绝非书摘,书评更不能成为心术不正的伪学术的代名词,它应该成为连接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的最有效也最有温暖感的媒介。□唐小兵(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