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与献血者联系,提供贴心的服务,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借鉴。
新京报报道,有市民反映,根据首都献血服务网登记的采血点去献血,连跑两个采血点都扑了个空。而之前,新京报还报道了积水潭新华百货门口的采血车“荒废”数月的新闻。
怀着一腔热情去参加无偿献血,结果却跑了个空,这叫人情何以堪。采血车“荒废”数月,不仅占地,还浪费公共资源,这同样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解释说,是因为管理上的疏漏。临时采血点经常更换地点,是因为网站信息未及时进行更新。采血车“荒废”是采血量过少,导致运作“暂停”。不过,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的是,采血单位缺乏一种主动服务的精神。
此前我看过媒体曾报道,美国很少有街头流动献血车,采血单位献血招募的主要方式为电话招募、上门招募,以及网络招募等。也就是说,采血单位并不是等人上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与献血者联系,提供贴心的服务,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现在大家越来越习惯上网,采血单位不妨和各家网站合作,实行献血网络预约,报名者只要留下电话和姓名,此后,采血单位有招募员与这些报名者进行联系。确定有意献血者的地址之后,对这些地址进行归类,如果有献血者比较多且集中的区域,可派献血车提供上门服务。如果献血者比较分散,可告知其到最近的临时采血点参与献血。
这几年来,北京屡屡发生血荒,而这种血液紧张的局面,一方面固然与民众献血意识差,存在认知误区有关,但同时,采血单位对于无偿献血推广不够,人性化服务缺乏,也是一大原因。希望相关采血单位今后加大服务的改善,别再伤了献血志愿者的心。
□陈伟(法律从业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