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特别报道

“顺风侠”:上班路上捎你一程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11月21日,徐志军开着他的“顺风车”。 实习生 王飞 摄

  【德行录】

  徐志军 43岁

  社区:海淀区地质大院社区

  “您好,有去西四的免费顺风车,您要搭乘吗?”

  对徐志军而言,这样的话,在这一年多里已数不清说了多少次。

  2012年11月13日开始,徐志军将自己的私家车变成一辆顺风车,在上下班途中,搭载了300余位熟悉或陌生的人。一年下来,驾驶顺风车的天数超过200天。

  “那天,下着小雨,爸爸送我去上学,我看到一位老伯,拄着拐杖,却没有雨伞,爸爸十分同情老伯伯,就摇下车窗问老伯伯,往南开的顺风车,您要搭吗?”

  这段话出自一位8岁小女孩笑笑的作文,他的爸爸是徐志军。

  徐志军开顺风车的故事,曾被笑笑多次写在作文中,老师更把她的作文拿到全校去朗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女儿挺自豪的”。

  爸爸开顺风车,成了女儿的作文素材,也成了女儿学习的榜样,但徐志军却一次次对女儿说,“没必要把爸爸做的事情当成是好事,这就是生活中很平常的小事”。

  儿时的搭车记忆

  徐志军儿时住在乡下,6岁时想到镇上去找婆婆,一位邮递员用自行车顺路捎他过去,那是他第一次坐顺风车。

  中学后成为一名寄宿生,学校在城里,离家很远,每周要先从乡下到镇上,到了镇上后,再搭乘一些要去城里办事的顺风车,“小时候上学,坐过很多企业的办事车,基本都是不要钱的”。犹如一颗种子,在徐志军的心里悄悄生根。

  2002年,徐志军有了第一辆车,他偶尔会捎一些熟人,几年下来,断断续续捎了不少人。

  2012年开始,徐志军决定把顺风车,像写日记一样记录在微博上,当成一种习惯来坚持。“徐侠客”,他的微博名——有一颗侠客一样的心,是他所希望的。

  首次出师无乘客

  同年11月13日早上6点31分,徐志军在微博中写道,“天冷,欢迎搭乘6:45北京地质大学开往西四的免费顺风车,有意者私信联系!车虽然破点,十多年的普桑,但车技一流,人车合一那种!”微博中附带一张实时气温1℃的截图,该条微博的阅读量达19万次,评论及转播数为261次。

  “那天发了微博后,有很多人询问,还有鼓励的,提醒安全的”,徐志军说,可第一天并没人乘坐他的顺风车。他没气馁,第二天,第三天,就这样一直坚持着,不到一周,迎来了免费顺风车的第一位乘客。

  后来,这些乘客中的一些陌生人因顺风车与他结缘,成为朋友,大家常常用微信联系。

  徐志军认为,顺风车是一件很自然、很轻松的事,开车的人不强求,坐车的人要放松,他将自己每天的行车路线、行车时间固定,并发布在微博上,如遇到要出差等特殊情况,会提前在微博上告知。

  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使徐志军每当在路上行驶时,远远地扫上一眼,就能看出谁最着急用车。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会放慢车速,摇下车窗,问上一句“有去西四的免费顺风车,您要搭乘吗?”

  把“车费”捐出

  今年9月的一个周一,小雨,徐志军送女儿上学的路上,经过学院路。一对母子正在雨中打车,左等右等,“空车”却怎么也不来。

  徐志军看到后,急忙把车停下,摇下车窗告诉他们自己的行车路线,“他们要去王府井,我要送女儿到崇文门,特别巧,正好顺路,”于是母子俩上了车。

  路上他们聊天,徐志军得知,这对母子已在学院路等了近半个小时,但却始终没等到空车。

  到了王府井,母子俩准备下车,下车前母亲想给徐志军50元车费,表示感谢,但被徐志军谢绝了。

  因急着送女儿上学,徐志军与母子俩告别后,便匆匆踩油门往女儿学校赶去,把女儿准时送到学校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可这时他发现,汽车后座上,不知何时多了50元钱。

  他不知该拿这钱怎么办,“我把这事儿写在微博里,问大家该怎么办?”微博上的网友纷纷给他出主意,有人建议他把这钱捐出去,“于是我通过网银把钱捐给了公益组织”。

  分享顺风经验

  今年10月,一则有关顺风车的新闻吸引了徐志军的注意,“河南一名货车司机免费搭载两位村民,途中司机因操作不当,导致一名乘客当场死亡,车主和司机赔偿死者41万余元”。

  开顺风车多年的徐志军,早已有了一套独特的“顺风车原则”,他在微博上,转载了该则新闻后,向大家传授了自己的经验。

  “长途不顺,保险不齐不顺,路况不熟不顺,叼烟头的人不顺,车技不好不顺,车况不好不顺……”谈到“顺风车原则”,徐志军滔滔不绝,“像保险不齐,这很危险,商业险、基本险、交强险、驾乘险这都得上,要真出了事故,保险能起很大作用”。

  在微博上,他开了一个“顺风侠说车”的话题,定期跟网友互动,分享心得体会。

  如今,身边一些人买车后,也开起顺风车,而对徐志军来说,在微博上记录顺风车的故事后,让他感觉与大家的距离更近了,“原来都是一对一的鼓励,我帮助你,你谢谢我,现在同时能收获这么多网友的鼓励和支持、提醒,让我特别感动”。

  新京报记者 李馨

  【榜样说】

  别把它当负担,别把它当表演,把它当成生活中一种平平淡淡、细小的习惯。

  ——徐志军

  ■ 众评

  高女士:他的开车技术非常好,坐他的顺风车安全、踏实,最可贵的是他每天都在坚持,在路上询问陌生人是否要搭顺风车,有人给他钱,他从来不要,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

  猪头妹:有幸在现实中遇到了传说中的免费顺风车,正能量满满。

  程女士:虽然他是我的领导,可我们都习惯叫他“侠客”,有加班的晚上,“侠客”会挨屋问谁要搭他的顺风车。地质大学附近的顺风车已有很多班,很多都是曾经搭乘过顺风车的同事们开的,我想以后有车,我也会这么说,“您好,有去西四的免费顺风车,您要搭乘吗?”

  周美荣:平凡之人做着非凡之事,向你学习,大家一起关爱老人,举手之劳,共创友爱之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