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红衣大炮”的“闹剧”别忙盖棺论定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红衣大炮”即便是一场“闹剧”,也不应等闲视之,而要看到“闹剧”之所以能够闹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这提醒地方政府,在处理拆迁问题时,要坚持尊重程序,依法依规行政。

  一组插国旗、盖红布的“红衣大炮”照片火了。据称,这些“大炮”模型制作者是河南荥阳市58岁老人周建邦和家人,造炮的目的是“抵制强拆自家房屋”。12月24日,河南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做出回应称,“红衣大炮抗强拆”是一场闹剧,“恶意炒作”,“扰乱社会秩序”。(12月24日新华社)

  据荥阳市有关部门调查,图片中插红旗的房屋系周建邦口头协议以每年租金2000元租赁的省建材厂公有房屋,周建邦在此基础上搭建部分违章建筑,开办煤球厂从事经营活动,近两年未向厂方缴纳租金。若情形属实,似乎周家在这场拆迁维权风波中颇不占理。

  但是,周家似乎摸准了当下公众的心理和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规律。即便真实的拆迁还没有到来,但并不妨碍周家主动采取行动,祭出“红衣大炮”,抢先获得舆论关注,从而争取主动。周家以这样“出位”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担忧,甚至利益诉求,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这种做法未必值得肯定,但其中的意味值得品咂。

  通过“红衣大炮”的行为艺术,他们已成功吊住公众的眼球,为自己博得不少声援。而当地政府的“闹剧”解释,在传播过程中却多遭质疑。这说明,这家人或许通过观摩近年来的抗强拆新闻案例,已无师自通习得了拆迁舆论战的艺术和技巧。

  这些年来,类似的抗强拆“行为艺术”并不鲜见,许多时候是当事者正常渠道走不通,被逼无奈选择“行为艺术”,调动公众的注意力来维权。而屡屡发生的强拆,又让新闻读者下意识选择站在“弱者”一方。

  民众天然同情弱者的心理,难保不被一些有心人观察、利用,但不能因此苛责每一个身在远方的网络围观者。因为很多人对悲怆的“行为艺术”不假思索的同情,终究是太多暴力强拆事件的后遗症。

  所以,“红衣大炮”即便是一场“闹剧”,也不应等闲视之,而要看到“闹剧”之所以能够闹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让民众在评判拆迁双方的是非曲直时,信程序而不是信炒作,重事实而不是重姿态,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就要求,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经常保持一种戒惧心态,在城市改造拆迁中,不能动辄用强,逼着公民去“恶意炒作”;另一方面,也要时常检视具体的行政行为究竟有无越界逾矩的地方,要尊重程序,依法依规行政。

  毕竟,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搞“行为艺术”的公民多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胡印斌(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