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1:书评周刊
上一篇

失望未必坏正如畅销未必好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刊之初就开始举办“年度好书”评选,迄今已延续十年,获得了读书界与广大读者的广泛支持。今年,编辑部另辟蹊径,在继续评选“年度好书”的同时,又从“失望”的角度,邀请《书评周刊》的撰稿人们对他们今年的读书生活做一盘点。

  我们邀请了20余位不同领域的书评人、研究者、作家分享他们在2013年读到的“失望之书”。这些书,可以是今年出版的新作,也可以是在世面上流传已久的旧书;可以是中国本土学者与作家的原创“产出”,也可以是对于海外的知识引进。我们请受邀的书评人尽量详细地陈述“失望”的理由。

  需要指出的是,这份“失望之书”书单,绝不是什么“坏书书单”。正如书评人凌越所指出的:“所谓‘失望之书’大抵是之前期望很高,真的看过、有所了解之后却和预期有相当差距,因而带来沮丧情绪的书籍。以此推之,真正的‘烂书’是不配进入此列的。”事实上,在我们的撰稿人所分享的书单中,不乏在各家媒体“年度好书”榜单上多次亮相以及在读者群中口口相传的口碑之作,也不乏获得诸多国际文化名人“背书”的作品,例如吴稼祥的《公天下》、基辛格的《论中国》、张彤禾的《工厂女孩》,甚至还有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社科类好书的著作——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孔飞力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我们请撰稿人们尽量详细地与我们分享一本书使他们期望落空的原因——对于一本社科类书籍,是研究方法上的欠缺,或是观点上仍有可改进、可完善之处,抑或材料的收集与使用上有所缺陷?对于一本文艺类书籍,作者在写作品质上,令人不那么满意的地方在哪里?故而,盘点“失望之书”,并非为了制造话题,更非为了挑刺与冒犯;我们不希望这份“失望之书”书单被看作是一份恶意的与挑衅性的书单,而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让讨论延展下去的基础,一个理性对话与建设性批评的基础。这些分享,或许揭示了读者的某些个人化阅读需求,或许提示出一些作者此前未及考虑的问题与角度——我们希望书籍的作者们能够将这些“批评”看作来自读者的真诚反馈。由于版面所限,许多分享不能做到深入与细致,或许只能作为一个继续讨论的“基础”。我们欢迎后续的讨论,若书籍作者们对批评有所异议,我们十分愿意提供平台刊发回应。

  追求“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大约是中国文化最为根深蒂固的根基之一。“人情练达”有时自动被转换为一种回避批评的习惯,尤其是在公开场合的批评。但有时沉默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伤害,坦诚而有针对性的批评才是扶持与保护。因而,呼唤建议性批评成为一种常态,大约也是本期专题的题中之义。(吴永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