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人才周刊·民办教育20年·走进校园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3:人才周刊·民办教育20年·走进校园

王府学校 与国际教育接轨,不遗余力(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984年出生的袁畅目前是王府学校高中社会科学教研组长、AP经济学教师。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行业,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后,2009年她应聘来到王府学校做了一名教师。

  (上接D12版)

  ■ 教师代表

  学校实现了我的“教育梦”

  “因为我学的是经济学,又有留学背景,所以在国际学校做老师最能发挥我的优势。”袁畅说,刚来时自己本来想做AP经济学的老师,但学校对AP老师的要求非常严格,要具有AP教学经验,还要具有研究生学历,不符合条件的她只能教授基础英语。

  不过学校已经注意到袁畅有经济学背景,很希望她能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后来学校和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有合作项目,选拔老师全程带薪去那边读教育学硕士,我很幸运成为学校首批去北卡州立大学读教育学硕士的老师。”在王府做了两年英语教师之后,2011年袁畅踏上了大洋彼岸,开始了学习深造的新生活。

  “去美国读书我确实很高兴,但也觉得很有挑战。毕竟自己以前学的是经济学,在美国那么严谨的治学环境中攻读之前接触较少的教育学,心里还是很紧张的。”袁畅回忆,开始的第一学期课业比较重,除了上课之外,她还参加了很多大学校内举办的教学教法的研讨班。到了第二学期,她已基本适应了学习内容。但她选的课程中有几门比较难。“其中一门课只有我一个国际学生,而且除了我之外都是博士生。刚开始学那门课我感觉非常吃力,但后来我想学校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来学习,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那门课我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谈到在美国学习的收获,袁畅认为首先是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授给我们讲的‘自我效能感’: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你是否认为自己能成功。这对学生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学会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些什么。在美国学校实习时,也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所学校每周五都会有学生社团活动。刚开始时,学生是自己组织社团,非常混乱,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老师不去组织学生。而当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发现社团已经变得井井有条了。后来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告诉我,如果刚开始就纠正的话,就不能让学生在错误中实践,组织能力就属于你而不属于学生了。回国后我做AP经济学教师时,在教学上也会注意到这一点,我不会把答案告诉学生,那没有意义。我会注重锻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首自己在王府学校的成长经历,袁畅觉得对学校很是感激,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了非常大的收获。“除了出国深造,我们在平时以及寒暑假都会有各种培训,参加很多交流活动,每次都受益匪浅。”袁畅认为,王府学校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而老师们也实现了自己的“王府梦”。

  学生感悟

  读高一时,我对王府学校的教学体系还真不适应,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

  这里的领导、老师也和公立学校有些差别,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学生们中间,亦师亦友,包括校长都是和我们吃住在一起。

  ——肖雪华,北京王府学校高三学生

  D12-D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D12-D13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