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量海归与本土人才竞聘的局面已形成。在这场史上最残酷的竞争中,海归的优势已经越来越被淡出,正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白章德所说,“洋学历”不一定能加分,相反,海归要面临对本土就业市场不熟悉、缺乏本土实习经验等问题,“当学生教育经历越来越多地被分割为前半段的传统东方式教育和后半程的西方式教育时,学生的求学观、就业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求职经历
1999年
那时留英文凭很吃香
●Wendy,本科在国内学习英语专业,1998年去英国留学攻读HR研究生,留学一年后回国先后在通信行业和证券行业从事HR工作
1998年我本科毕业去英国留学,当时的留学生并不多,在英国读书时,班上很少有中国人。由于那时候英国的就业政策还比较保守,我们那批留学生基本都回国工作了。
1999年10月我开始在国内找工作,我感觉当时自己的英国研究生文凭在找工作上还是很有竞争优势的。我当时希望去一家外企,觉得比较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在年底那个时间段,我并没有拿到让自己各方面都满意的offer。一个不经意的机会,我进入了一家通信行业的国企,试用期过去之后觉得那家国企很不错,就继续认真工作了,没有再考虑后来的offer。
我很感谢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光,让我学到很多。我们当年去留学的学生并不是都是家境很好的,我在英国生活除了靠家里提供一部分钱,自己还要去做兼职,还要找机会旅游,所以生活还是比较艰辛的,不过也让自己成长了很多,因为需要自己独立处理很多事情。那段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开放、自信,这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更加主动积极。
除此之外,国外的教学方式也给我带来很多改变,比如我读的HR专业中涉及的绩效管理,它不会直接手把手告诉学生如何做绩效表格等细节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东西推行之后会对公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后一起讨论如何把这个东西往好的方面去做,如何避免坏的结果,这些思维方式对我后来面对真实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让自己的专业度变得更强。
给留学生的建议:在出国留学之前最好能有一个职业规划。我出国留学前就决定要学HR,尽管当年国内大学很少设置这个专业。后来我毕业回来就业也是专注于这个专业领域。我觉得留学前有一个目标清晰的职业规划,留学时能够针对这一目标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最好在国外能有些实习经历,这样回国找工作时的竞争力就会更强。
2007年
放弃专业另辟蹊径
●刘铭(化名),本科在加拿大攻读酒店管理专业,2007年回国后进入商业地产行业,目前在某商业地产外企工作
2007年,我在加拿大读完酒店管理专业后回国发展,当时我想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可是真正开始找工作后,发现没有工作经验,仅凭学历很难进入国内酒店的核心部门。考虑到自身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为了尽快找到工作,我决定放弃专业,后来误打误撞进入一家商业地产外资企业的市场部工作,年薪4万元。
现在,我并不为自己放弃专业而后悔。因为目前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势头很好,而我成为较早涉足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在第一家外企市场部工作3年后,我跳槽去了另一家商业地产外企,转而从事招商方面的工作。因为商业地产的核心是招商。
后来我又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依然是商业地产外企,所做的还是招商工作,但职位有了提升,目前的年薪与第一份工作相比已涨了四倍。说实话,当年刚回国时,我并没有优越感,毕竟只有学历没有经验,还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但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我逐渐感受到自己的一些优越感,例如我的英语比其他同事好。总部领导层来公司视察多由我陪同,有更多表现机会。
我对当前这份工作并不是非常满意。这家公司的薪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提供终身制合同、期权和分红,公司希望员工能随企业长期共同发展。我认可的是公司提供的平台,能让我获得更多招商、运营方面的经验,在掌握这些经验前,我会先忽略偏低的薪酬。
给留学生的建议:对于有出国留学计划的人,如果是考不进国内大学的中学生,或是为了去读国外更好的学校的优秀学生,可以选择留学,其他同学我建议最好还是呆在国内读书,因为留学成本很高,回来后相比国内一本的毕业生,也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刚回来的海归,我建议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认真地学习社会经验,包括工作的专业经验、待人接物的经验,未来这些比学历更重要。(下转D08版)
■ 人才比拼
海归人才
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但2000年前后,中国留学生呈现去精英化和平民化特点,一些海归的外语水平也待考察)
●和本土人才相比,海归人才在职业的契约精神以及职业习惯方面的优势相对更明显
●另外,受国外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锻炼,他们在适应能力、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创新开拓能力方面的优势也会表现得更明显。
【建议】
★如果不是名校,一定要注重概括性的介绍学校背景、所学课程以及自己的成绩;
★求职过程中,应该关注国内相同经历、学历人员岗位的市场薪酬水平,企业提供薪酬并不因为是否是海归而有所区别;
★强调自身优势的同时,如果是国企或民营企业,可以注重介绍可以为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比如国外同行业的市场信息、管理经验、工作模式、工具产品等等;如果是合资或外资企业,建议强调自己在文化多元性方面的优势,侧重介绍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认知。但不要把这些作为你和企业在薪酬待遇上“讨价还价”的筹码。
(胡爽雨,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慧博研究院院长)
本土人才
本土大学生外语水平整体提高。国内教育正与国外教育接轨,不断尝试建立私立学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这使国内毕业生和海归差距越来越小。
●更熟悉国内环境,文化等软性规则认知度相对较高。
●他们能够比较快地适应职场,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更好。
●如果有同行业从业经验也可以快速复制。
●同样专业的学生,国内企业可能更容易判断本土学校毕业的学生所学内容是否与公司业务相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