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平民海归”努力“放低身段”(2)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对新一批的海归求职者而言,放低身段调整心态只是第一步。图/CFP

  (上接D07版)

  2012年

  不觉得海归求职有优势

  ●冯实,2001年初中毕业后赴新西兰读书,大学攻读会计专业,2008年移民新西兰。在新西兰工作四年后回国就业,在马士基集团担任会计,目前在民生银行工作。

  我16岁初中毕业后就去新西兰念书了,在2012年回国前我在新西兰共呆了11年。当年和我一同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多都移民了。但因为新西兰人少,行业市场也不够活跃,如今他们陆续也回到了国内。

  去年回国后,我也像众多求职者一样,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找工作。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其他求职者有什么优势,但也不是特别艰难。而且进入马士基工作后,我也没觉得外企就更加青睐留学生。外资企业来中国开公司,也需要适应中国的市场,所以会招聘很多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当时跟我一同应聘的求职者,公司只招了两名留学生。

  当然,留学经历对我来讲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自己出国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西方的自由精神、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为我后来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回国工作后,我觉得对我较大的冲击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工作环境中。在国内工作的同事非常注重礼节,考虑事情也更周到。我认为对于那些出国留学后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回国就业的人来讲,对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的。

  给留学生的建议:坦白讲,我不认为现在的留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优势,有能力进入世界名校的学生可能在就业上会高人一筹,但出国读野鸡大学的也大有人在,能否找到好工作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对那些留学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的学生,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放平心态,放低身段。在你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2013年 12月

  海投,海投,还在海投

  ●徐燕,2012年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后赴英读全球化与传播专业,目前正在求职

  2012年去英国留学时,我是满怀憧憬希望毕业后能留在那边的。据我了解,现在留英学生有20万英镑就可以投资移民,但我的父母并不支持我留在英国,所以2013年12月我开始在国内找工作。

  刚到北京,我就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来我继续海投,只要专业和岗位对口就投简历。慢慢地,我接到了一些公司的面试通知,不过都是小公司,也不能解决北京户口,所以都没去。

  有一次参加中国联通的面试,当时是9个人的群面,其中有三个是北大、人大、北邮的硕士,还有三个是留学生,剩下三个人来自普通院校。在那场面试中,只有北大的硕士和三个留学生比较活跃,表现力比较强。我觉得留学生在表达、表现能力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给留学生的建议:留学生在求职方面并没有特别优势,这也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有关系,留学生最好放低身段。

  ■ 专家观点

  更看重经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

  ●于丽娜,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消费品行业业务总监

  现在的企业,是基于员工的业绩表现支付薪酬,不是基于潜能支付薪酬。企业已经从仰望海归人才的价值,转变为追求实际体验,即看其能创造多少业绩。

  海归具备的优势,通常是知识领先,这种软实力在企业里要转化成生产力,需要适应调整期,在此之后能产生的价值是一种远期价值,企业在短期内看不到,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不愿付出过高人力成本。多年前,海归回国时单纯靠知识领先就能获得企业青睐,现在已不太可能。目前海归获得的薪酬增长、角色定位,跟前几年相比有落差。因为企业意识到,知识领先不足以解决多数问题。

  现阶段,中国有大量企业面临转型的压力,企业试图通过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基于这一现实需求,经验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人才会更有价值。所谓经验和知识都领先的海归,是指出国前从事的行业、职能,与回国后想要从事的工作有连贯性,他们出国就读的专业,是定向学习,这类人回国后,既有知识领先,又有之前的相关工作经验,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吸纳这类海归人才。

  国内毕业生与海归差距缩小

  ●顾骏,启德教育市场部高级经理

  十年前,很多人认为海归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发现,海归的英语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这是因为2000年前后,国内出现了第三次留学浪潮,这批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呈现去精英化和平民化特点。他们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希望通过出国留学改变未来的命运,而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海归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精英海归外,还有希望获得更好教育的普通海归,而且这一群体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此外,近年来,国内教育正与国外教育接轨,不断尝试建立私立学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在师资力量的配比和对人才的培养上也有显著提高,这就使国内毕业生和海归的差距越来越小。

  有外企的HR坦言,外企需要员工在全外语环境中工作,需要具备外语演讲、沟通、提案能力,但出国并不意味着外语能力都很强,很多海归在面试中,外语甚至不如很多本土毕业生,所以既然出国,就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利的环境,多加磨炼外语能力,否则会严重影响回国后的工作前景。

  海归整体就业竞争力没有大提升

  ●王剑,前程无忧职场专家

  随着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近年迅速增加,海归的整体就业竞争力并没有很大提升。当然,其中也有在海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的高端留学人才,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海归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在竞争中优势很明显,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从未工作过的留学生与本土求职者相比,并没有很大优势。而部分海归人才职业期望值偏高,职业定位偏差较大,因此往往在求职过程中的挑战性也比较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