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热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1:热点

世纪影视大亨,制造华语经典(2)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人凌波(左)出演《梁祝》走红。
1967年11月19日,TVB启播,六叔(左一)参与剪彩。
邵氏鼎盛时期,邵逸夫和邵氏演员合影。
邵逸夫(右二)和李小龙合影。
邵逸夫接棒TVB后,挖来汪明荃。

  【两段婚姻】

  黄美珍——50年的浪漫情缘

  邵逸夫闯荡新加坡时,与前辈余东璇的女友黄美珍(图左)一见钟情,邵逸夫跟余东璇说明了情况,余东璇成全了两人。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结婚,后育有两子两女。黄美珍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

  方逸华——90岁给一个名分

  1952年,邵逸夫在夜总会观看演出时认识了当时南洋的当红女歌星方逸华(图右)。她从邵氏采购部小职员做起,很快成了邵逸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结婚。

  【腾飞期 1961年-1965年】

  战“劲敌”电懋,掘“潜龙”张彻

  1961年

  1961年12月6日,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正式启用。邵氏兄弟影业开始迎来腾飞时期。

  邵逸夫和李翰祥为“电影到底是要票房还是要艺术”产生分歧,李翰祥因此遭到雪藏。但因电懋陆运涛支持严俊导演黄梅调歌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邵逸夫为了“斗气”,重新起用李翰祥和他人搭档用半个月拍出了同题材作品,邵氏和电懋的竞争达到白热化。1963年,李翰祥版本的“梁祝”在台湾引起巨大轰动,并获金马奖多项大奖,演员凌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瞬间变成了大明星。

  1964年

  凌波走红,让邵逸夫意识到培养新人是至关重要的事情,1964年,他开办南国电影训练班,培养了黄霑、罗文、王羽、罗烈、郑佩佩、陈鸿烈等一批新人。这些人在之后都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电影人。

  同年,清水湾影城的14间摄影棚全部落成,邵氏电影王国初具规模。还是这一年,竞争对手陆运涛因空难去世,邵逸夫在香港已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黄梅调影片势头不如当年,他开始寻找新的拍摄方向。

  1964年

  大约1964年,邵逸夫在自己每天都阅读的《新生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署名为“何观”的影评人批评邵氏电影“太过阴柔,缺阳刚之气,是女星的天下,长此以往,发展不均”。这位“何观”就是之后大名鼎鼎的新武侠导演张彻。经过这篇文章,邵逸夫发现了张彻的才能,并提拔张彻为邵氏的制片主任,邵氏武侠片时代即将开启。

  1965年

  1965年,邵逸夫和利孝和、余经纬及英美资金,投得香港的免费电视牌照,并于1967年11月19日,正式启播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并由最大股东利孝和为主席,邵逸夫则任常务董事。1971年邵氏和TVB合作创办无线艺人培训班,众多如今的大牌明星都是从这里出发。

  【电视期1980年-2002年】

  重心移至电视,TVB出名剧

  1970年代末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受嘉禾电影的冲击,邵氏的电影产业受到影响,邵逸夫将重心转投新兴的电视行业,邵氏电影开始减产,租出或卖出院线。

  1977年

  事业不断壮大,但亲人也在不断离去,1973年和1975年,邵逸夫的大哥、二哥分别去世。受此影响,1975年邵逸夫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开始慈善事业。为表彰邵逸夫热心公益,1977年,他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爵士勋衔,成为香港娱乐圈获得爵士头衔的第一人。

  1973年

  1971年,邵氏上市,制片量亦进入顶峰期。1973年推出《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纪录,重振了粤语电影的地位。1974年拍片达到50部,单一公司有如此年产量,是香港影业史上罕见的。这一时期邵氏的全球战略稳健推进。在新加坡建成总统戏院后第五年,邵氏再添三条院线。包括新加坡在内,邵氏机构的全球连锁戏院已达230家。

  【鼎盛期 1965年-1977年】

  立新武侠电影,失巨星李小龙

  1970年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寻求发展,并找到邵氏寻求合作,因为要求每部影片1万美元的片酬,最终未能合作成功。同年,邹文怀因和邵逸夫、方逸华(1969年进入邵氏,邵逸夫前妻去世后,两人于1997年结婚)经营理念不合,离开邵氏成立了嘉禾公司,并签下李小龙拍摄了《唐山大兄》,影片获得成功,嘉禾也借此成名,和邵氏形成竞争关系。

  1967年

  张彻认为要改变邵氏影片“阴柔”风格,就要从剧本开始着手,1965年支持胡金铨拍出由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正式开创香港新派武打片的热潮。但影片票房不佳,导致邵逸夫不高兴,并不再支持他拍摄《龙门客栈》。1966年张彻执导了《独臂刀》,1967年该片上映,首周就获得了百万票房,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这部影片成为新派武打片中影响最深的一部,也成为邵氏武侠片的代表作。之后,则陆续拍出了无数武侠电影,张彻更是成为一代名导。

  虽然《独臂刀》大获成功,邵逸夫却被指责“看走眼”,放走了之后胡金铨在台湾获票房纪录的《龙门客栈》。

  1980年

  1980年6月26日,TVB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去世,邵逸夫成为新任董事局主席,自此又开始自己的电视大业。接棒TVB后的邵逸夫,把之前在邵氏电影公司贯彻的“明星”理念带到TVB,不仅挖来了汪明荃,也更重视无线艺人培训班。在这之后,艺人培训班中涌现了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刘嘉玲等数不尽的耀眼明星。邵逸夫接棒的1980年,TVB推出的剧集《上海滩》红遍亚洲。

  1987年

  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正式停产,邵逸夫加大力度发展TVB。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TVB迎来鼎盛发展,成为首个以及唯一一个能够覆盖两岸三地的华语电视媒体(大陆的广东地区可以收看)。所播剧集更是创下一个个高收视,其中的金庸武侠剧、《大时代》等商战题材剧至今仍为经典。竞争对手亚视收视不敌TVB,也因经营问题屡次易主,TVB却一直是邵逸夫的电视帝国。

  【谢幕期 

  2002年-2012年】

  百岁老人卸任

  2010年

  2003年,邵逸夫的邵氏兄弟宣布斥1.8亿美元,重新在将军阝奥兴建邵氏影城,在2006年局部落成,当时有消息称该影城全面启用之后邵氏会再拍摄电影。

  2010年1月1日,邵逸夫卸任TVB行政主席职务,由其妻方逸华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执行主席。2012年1月1日卸任TVB非执行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职务,由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任行政主席。邵逸夫在105岁之际,才真正放手自己执掌一生的邵氏娱乐帝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