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走近科扎克:卑微地扎根于大地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小国王》
《魔法师卡特》
《重返10岁》
《如何爱儿童》

  如果不能从科扎克中发现自我,那么,远道而来的科扎克最多不过是一个美好却空洞的符号。所有以图腾出现的美好,也将死于象征,它令我们膜拜,而永远无法在你我身上复活,也就永远无法在人世出现。

  长期被集体的宏大叙述所裹挟的我们,必须从对“大我”的叙述中抽身而出,才能获取自由,才能让生命扎根于坚实的大地之上。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为个体生命注入鲜活的思考,并将之倾注到点滴的行动之中。只有这样,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与价值,才不会被消解,而它们的叠加,完全可以等值甚至超越于电光石火的生死一瞬。

  当我们把日常生活经验完全贬值为琐屑与犬儒,理想势必变得空洞,意义完全等同口号,人生恐将沦为虚无。

  看,这也是科扎克

  科扎克真的很普通。“他知道自己小时候的举动一定没让父亲觉得他将来会多有出息”。他貌不惊人。个子不高,身材单薄。从20岁开始,他的头发就日渐稀少。他胆小。被父母叫到亲友面前背诵诗词,他会紧张到脸色苍白,磕磕巴巴。他过于敏感。童年看戏时被陌生人照顾,都会让他觉得神秘、恐怖,觉得“很可能地狱真的存在”。

  他接受的基础教育不够优良。根据以上表现,他接受的学前教育显然并不太成功。7岁后,他走进学校,更完全无法适应严苛的校园生活,以至于入学几个月后,父母就不得不让他退了学。他的责任心也不强。他11岁时,父亲第一次精神崩溃,住进精神病院。他没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是愈发躲进自己的世界里,开始写诗、学习外语、出门旅行,逃避生活的苦难。

  他碌碌无为。18岁时,缠绵病榻7年的父亲去世,那时家境早就一落千丈,为了贴补家用,他找到的工作是给熟人和有钱朋友家的孩子做家教。他优柔寡断。最显著的事例是:为了决定是否去一趟巴勒斯坦,其间的纠结长达数年,反反复复,实在令人瞠目。

  他极为不孝。中国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犹太人也是著名的重视家庭的民族之一。而他身为家中的独子,35时就决定终身不娶。他和女性好友斯黛法共同建造了孤儿院,后者是他其后厮守一生的事业伴侣和知己,他却始终坚持原则,压根儿不认可家庭在保守的天主教和传统的犹太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而且,他脾气古怪,言语刻薄,对孤儿是耐心的天使,对实习教师是粗暴的恶魔。还有,他一点儿也不艰苦朴素,简直堪称小资。比如,他幻想在山上建一座孤儿院:“孤儿院的房子,比如餐厅和宿舍的房间,一定要宽敞。我要在屋顶的露台上减一个房间,不用太大,但要有透明的墙,这样就能看到每一次日升,每一次日落,而且晚上写作时,一抬头就能看到繁星满天。”

  最致命的,应该是他胸无大志吧?中国人说: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可他呢,14岁开始,想当博物学家、作家;20岁开始,写作的剧本获得一个荣誉奖,写作上刚被认可,他又决定,全身心投入医学事业;32岁开始,医学和文学正是蒸蒸日上,他又要全力投入孤儿院的工作……

  尽管后来他在文章中宣称,“他决定了他不要建立家庭,而是为了儿童和儿童事业奋斗”,但他生命中最后那段住进犹太区的岁月,那段被后世的聚光灯所笼罩而至璀璨的日子里,他在日记中记下对战后生活的畅想,依然暴露了他最真实的想法。那篇日记,堪称胸无大志的范文:

  “或许有一天有人会邀请我一起重建波兰,重建世界。不过应该不太可能,而且我也不想去。我只想要一个自己的办公室,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可以跟人们交流。办公室里有一张书桌,一台电话,一把扶手椅,每天就把时间花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与没什么野心的小人物计较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看,这也是科扎克。品味着这样的科扎克,是不是能够令你会心一笑,有着照镜子般的羞怯与满足呢?

  弱者的坚毅:孤身行路

  正是那个真实的科扎克,是那个敏感脆弱羞怯甚至胆小的科扎克,才会在不断的空袭中,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而一直装出笑脸,却在听到孤儿院的教员说“我不想一个人,我很伤心”时,忍不住轻轻说:“天啊,谁不伤心,全世界都很悲伤。”

  是这样感受到了全世界的悲伤的科扎克,原本柔弱的灵魂才会被跌宕的人生境遇一再淬火,最终百炼成钢。他知道自己的弱,所以努力在与命运的拔河中,自己牢牢握住长绳的这一端。他在一生中,做过很多次决定,每一次都认真地做出决定,全力去践行决定。

  我们必须更加关注这样的科扎克,由此我们才可以深切懂得科扎克的彷徨与孤独。只有懂得这个“小我”的科扎克,才能懂得被称为“怪人”的科扎克所追寻的究竟为何物。也只有这样的科扎克,才会对抗着与生命相伴而生的孤独,才会孤身一人走上一条长路。

  因为他说:“我们必须追根究底,书本里找不到,那就一直找。我们要找寻的是关于人类、关于宇宙的终极真理。”是因为这样苦恼的诉说,他才会一路执拗地寻找着。从文学、医学、教育乃至种种社会活动,都是他寻觅的方式。

  人类的存在不过区区数千年。和宇宙洪荒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类已经忙不迭地变得僵硬,急于把很多事物固化。

  比如信仰。

  谈及信仰,人们就会端出无数现成的教派、主义,似乎只有依靠某个群体的力量,才能让自己站立在大地上而不颤抖,复归于大地时不胆怯。越来越少的人记得,所谓信仰,不过是一种相信。在与生死一线的时刻,更少的人会选择相信自己,宁肯与世界为敌,也信自己的内心所信。

  科扎克却是一个相信自己的判断胜于一切的人。从他一切违背常理的人生选择可以看出,他在寻找所信。找到之后,他就信其所信。与其说他创建了孤儿院,不如说他找到了孤儿院。他在这些孤儿身上,安妥了所信。

  因此,一个内心有所信的人,为了自己所信的死去,是另一种幸福。从这个意义而言,陪伴着孩子们走上死亡列车,求仁得仁,亦复何怨?他选择孤苦无依的孩子们,选择死亡,只是用行动证实了他说过把每个孩子视为亲生孩子,证实了他说过的:“我存在不是为了被爱,被赞美,而是为了去行动,去爱。人们没有义务帮助我,但是我有义务照料这个世界。”

  我更想知道的是:到生命尽头,科扎克认为自己找到了终极真理吗?

  这一点,我不知道。我真想知道。可没人知道。

  我想,如果存在所谓终极真理,那么,不过如科扎克这般——在生命的每个转折处,听由自己敏感的心的召唤,去做当时应做之事。仅此而已。如此足矣。

  【科扎克作品录】

  《小国王》

  《小国王》是科扎克创作的最著名的儿童读物,除了讲述一名年轻小国王的冒险故事之外,还描述了许多社会变革,均与波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3年9月译入中国。

  《魔法师卡特》

  《魔法师卡特》讲述了一名拥有魔力的男孩卡特的故事。起初,卡特只是滥用法术,到处制造麻烦,后来遇见了女孩佐希亚之后,他逐渐变好,并与女孩一起打败了邪恶的巫师,成为一名品行良好的魔法师。未有中译本。

  《重返10岁》

  科扎克采用虚构的方式,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我”因为厌倦了成年生活的“不开心、不自由、责任重、顾虑多、悲伤多”,发出深深的叹息,结果召来了小精灵;靠小精灵的魔法,“我”又“穿越”回童年,重新经历和感受了童年生活的一切。2013年9月译入中国。

  《如何爱儿童》

  出版于1919年的《如何爱儿童》一书,直至今日仍对波兰社会及教育学有着强烈影响。科扎克将社会分成两种人,成年人与儿童,他认为成年人忘记了如何做一名儿童,压抑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没有承担起养育儿童责任的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罪行承担后果。未有中译本。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