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体育新闻·论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3:体育新闻·论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场畸形致球员身价虚高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宇出惊人

  □赵宇(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张文钊2000万、王大雷3000万、于大宝5000万,进国家队次数不多的姜至鹏也要将近3000万,中超冬季转会市场水涨船高。想买个国字号球员,没2000万资金都不好意思张嘴。

  经济学上讲,价值决定价格。在如此高额的转会费面前,国产球员究竟可以创造出怎样的价值?从联赛表现来看,各队三条线的核心依旧多是外援。首尔FC主力中锋德扬转会至江苏舜天的价格只有2000万人民币,中场核心河大成加盟国安也仅有1000万人民币——这还是经过国内转会市场一番哄抬后实现的,这两人的能力已超过不少标价昂贵的国内球员。

  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评估,郑智的身价是80万欧元、于大宝65万欧元、武磊80万欧元、张稀哲75万欧元。跟国内转会市场动辄上千万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的球员们就像一件件商品,出口时不太值钱,一旦转为内销,标价最高者要翻上十倍之多。

  在这虚高的身价背后,是我们的国家队连续无缘三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至今还未冲进亚洲杯决赛圈,俱乐部在亚冠赛上也只是由高水平外援领军的广州恒大异军突起,其余各部早遭淘汰。

  中国的房价被炒得令人望而生畏,中国球员的身价也和房价一样坐着火箭往上涨。有人会说,价格是由市场需求量决定的,价格再高依然有人抢着买,愿打愿挨。这是市场行为,无需外界操心,就像经济学中所讲的那样,“商品的价值是不变的,但价格可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可是,如此高昂的价格却是一个畸形变态市场的衍生物,就好比前几年市场上的盐、绿豆、大蒜价格被炒高一样不可理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得起如此高额的消费。如此下去,有钱的俱乐部实力越来越强,中小俱乐部勉强维持,刚刚培养出个像样的球员就被大俱乐部挖走,最终导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联赛陷入困局之中。

  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转会市场。一个健康的转会市场首要前提是给这些流通商品定一个理性的价格,然后再进行理性消费,俱乐部炫富摆阔只能证明自己的土豪价值观。现在急需一根绣花针,戳碎眼前的一个个泡沫,让中超的转会市场重归理性、健康。 

  ■ 新闻背景

  近期国内球员转会身价“涨”声四起,现役国脚转会费大多超千万甚至几千万,球员身价虚高成国内足坛热门话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