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食品安全或“争议”事件解读,填补消费者与科学真相之间的“信息真空”
|
1月9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举办了“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据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逐渐夯实,但百姓的焦虑仍在加大。本次会议从食品安全专家与媒体两个层面对食品安全热点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每个事件由一位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进行专业解读,会议所表达的科学见解也在会前经过了业内专家的充分研讨,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食品领域的“科技界共识”。本报记者挑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大食品“安全”事件与读者分享。
1
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
2013年1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
【专家解读】
微量残留不构成健康风险
●元晓梅,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双氰胺是氰胺的二聚体,白色结晶粉末。对人体的危害目前还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双氰胺可用来生产双氰胺复合肥,在农业上使用可以控制硝化菌的活动,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新西兰第一产业部通用标准副总监表示新西兰奶农中只有5%在使用,而且一年当中,牧场只使用2至3次。双氰胺目前除欧盟外,我国和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在食品中的残留标准,但是由于美国FDA将其列入安全性待检测物质名单,因此其安全性遭到质疑。根据新西兰方面发布的数据,此次奶粉中双氰胺残留量不足欧盟残留标准的1%,应该不存在安全问题。
【结论】
此次新西兰奶粉中双氰胺污染是由于使用含双氰胺的肥料造成的微量残留,远低于欧盟的残留标准,不构成健康风险。
2
对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
2013年6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处包头市东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胶原蛋白产品。7月《焦点访谈》关于“胶原蛋白美丽神话”的报道令事件升级。
【专家解读】
全盘否定胶原蛋白(肽)有失偏颇
●李八方,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从科学角度看,胶原蛋白对人体生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前一个时期对胶原蛋白质疑的问题,有些是应该得到肯定的,比如:①胶原蛋白不能够直接吸收;②胶原蛋白不能够治疗疾病(如烧伤、创伤等);③胶原蛋白制品中添加激素等是违法的,未获得保健食品批文的产品宣传产品功能也是违规的。
但有些问题是属于质疑者不了解造成的,如:①胶原蛋白虽然不能够被机体吸收,但胶原肽是可以被吸收的,而且在一定分子量段吸收得很好;胶原蛋白在服用后经过胃酶消化,部分成为了小肽和氨基酸,也是可以被部分吸收的。②国内外大量实验已经证明,服用胶原蛋白(肽)后确有效果。
【结论】
应科学认识胶原蛋白和正确对待胶原蛋白产业,把商业事件与科学问题区分开。全盘否定胶原蛋白(肽)有失偏颇。
3
快餐餐饮等冰块菌落超标
2013年7月20日,央视记者从崇文门的肯德基、真功夫和麦当劳3家大型快餐店中,买来可食用冰块和抽取马桶水样品后,送往北京理化中心进行对比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肯德基崇文门店、真功夫崇文门店的冰块菌落数量均高于国家标准,且高于马桶水数倍,一时间引起消费者极度恐慌。
【专家解读】
核心指标应是致病菌种类及数量
●刘秀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对于食品中的微生物状况,核心指标是致病菌存在的种类及其数量。现场制作冰块的过程控制管理尤为重要。
【结论】
无致病菌检出、未发生人群健康不良事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4
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
2013年11月13日台湾媒体报道称:台湾市售的包括“康师傅香辣牛肉汤面”、“韩国辛拉面”等在内的多个名牌泡面的油包都含铜、铅、砷、汞等重金属。专家称,台湾方便面酱包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我国相关限量标准,不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专家解读】
检出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限量标准
●刘兆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二部副主任
1.金属元素是地壳的组成成分,天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各种动物、植物,包括我们人体内都存在铅、砷、铜等金属元素。因此在食品中检测出微量金属成分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明该食品就存在安全问题。
2.我国有明确的规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中规定,总砷和铅在酱包(调味品)中的限量分别为0.5ppm和1.0ppm。方便面也有专门的产品标准(《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其中对总砷和铅的限量均为0.5ppm。正常存在于食品中的铜元素一般不会造成食用安全性问题。
【结论】
此次台湾方便面酱包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我国以上相关限量标准,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5
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
2013年12月5日某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速食面行业陷塑化剂危机:企业巨头集体挟持行规》的文章。文章指出,关于方便面中含有塑化剂的质疑由来已久,但方便面中为何会含有塑化剂,则始终成疑。
【专家解读】
食包材料理论上不存在塑化剂迁移
●王竹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
目前国内主要食品纸塑容器均是由食品级原浆纸和聚乙烯(PE)挤覆而成,这两种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不使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来改善其性能,换句话说理论上纸和聚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塑化剂迁移到食品中的污染问题。但因现代工业、生活中塑化剂的广泛使用,使其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它们有可能通过食品原料带入食品中。为防范风险,国家相关部门抽取了15个品种1800袋(盒)方便面样品,由4家国家级检测机构进行平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塑化剂检出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由包材生产企业送检的两项原料,均通过相关检测机构对塑化剂的检测,塑化剂17项物质均未被检出。可见,由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塑化剂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结论】
以上报道的“事件”谈不上什么危机,更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文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