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专栏/漫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专栏/漫画
下一篇

理想社会的探求之路

2014年01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从过去谈现在(10)

  【编者按】 十七世纪以后,得益于现代科技、经济乃至军事等方面的进步,人类的生产能力和一般人的生活标准都大幅提高。可是贫富不公等社会问题也日益尖锐,于是社会主义者出现:先有韦伯夫妇、圣西蒙、欧文等人的实验小区,继而又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革命的社会主义,主张以斗争的方式,使劳工获得劳动的成果,不让资本家掠夺劳动大众的血汗所得。社会主义理想的出现,使得本来只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的分野,又多了一项社会主义革命造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家体制方面,又多了一个共产国家——苏联。

  第一次大战后,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观念,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组织,希望一切国际间的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在国联的架构下,经过国际公法的观念,得到和平和合理的解决。但是,国联终究沦落为大国霸权操纵的工具。

  战后,世界经济经过严重的大萧条,在美国和英国,有许多人提倡,经过议会的立法,解决贫富不均的难题,至少有社会福利保障穷人的基本生活。英国费边社的理念,终于在国会中,经过两党政治,逐步走向社会福利国家。美国罗斯福总统时代的新政,也是采取在议会政治的民主体制下,不经过暴力革命,能够实现福利国家的理想。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意大利,虽然也想实现某种程度的社会理想,却是沦落为强人专政的独裁体制。苏俄建国,也只是走向国家权力压倒国民权力的极权政体。人类好像到今天还是找不出,可以在自由和公义之间,平衡发展的方向。

  欧洲为主体的近代世界,在十七世纪以来的三百年,有非常迅速而巨大的改变。这改变造成了现代的文明,也引发了现代文明共生的许多问题。相对于清政府统治下,中国将近三百年的闭关和停滞,西方国家却引发了现代文明的出现,中国就远远地落在后面了。

  从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到今天,中国百年蹒跚,走了许多冤枉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原来以为可以将现代国家的体制,在三个方面(民族、民权、民生)都能同时得到解决。今年离辛亥已经一百多年了,世界上中国文化后裔的政体都在寻找如何落实群体认同、人民主权与自由,以及社会公平与公义。他们的努力,却都各有其等待克服的困难。言念及此,无限的感慨。

  □许倬云(历史学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