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文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文化
下一篇

小剧场,大时代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牟森《与艾滋有关》剧照。《与艾滋有关》于1994年12月初演,是中国实验戏剧史上的重要作品。图片来自《当代小剧场三十年》一书。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作者:陶庆梅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11月

  看了十余年戏,场灯明灭之间,感受是有的,但多半针对具体的戏,回想之下是一个个破碎的片段,直到读罢陶庆梅的《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那些已经逝去的剧场中的时光忽然浮现出来,清晰而亲切。原来,作为一个观众,我亲历过如此动荡的十年——这是小剧场,也是大时代。

  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史”,不涉及作品的研究和评析,书中着重分析的剧目,与审美无关。作者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三十年变迁的宏阔背景下,考察了小剧场从“体制内”到“民间”、到“市场”的起伏变迁。题目很大,但作者不求面面俱到,而是以问题为引导,对于小剧场与体制、小剧场与市场这两组核心关系,都有很独到的看法,特别是对90年代中后期以来北京小剧场的调研和分析,犹如给了我这个懵懂的观众一条贯穿的“行动线”。

  书如其人。陶庆梅不仅是在社科院文学所“做学问”的人,也是北京大小剧场的常客。不仅有丰富的观剧经验,也亲身参与戏剧的策划、制作环节,她是大学生戏剧节非常重要的组织者之一,深谙戏剧实践的甘苦。这种背景大约决定了她既不会轻视书斋中的理论思考,亦不会关起门来写作。比起通常的记者式的调研采访写作,《当代小剧场三十年》对宏观历史的把握、对意识形态的处理,对体制内外复杂性的辩证思考,无疑更具深度,不像一般的媒体人或“知道分子”那般僵化;而比起某些学院知识分子充满“精英意识”和“批判力度”的书斋作品,陶庆梅则好似一个奔波的行路人,“参与式的田野调查”使她的研究更具同情心和理解力,同时她也很谨慎地避免了个人体验带来的温情的雾霭。紧张的问题意识和澄明的理性相交织,决定了这本书的质地。

  小剧场,总被拿来和先锋、实验、反体制、对抗性这类关键词配对。本书即从简要梳理小剧场的历史渊源开篇,阐明中国小剧场的道路与欧美有明显差异。作者肯定小剧场具有“对抗性”,但这种对抗并非不言自明、凝固不变的,所谓“对抗”,是在小剧场与对抗目标的关系之间产生的,这种关系非常复杂,而且随着中国社会的演进而变动不居,需要具体辨析。比如说,欧美小剧场(如美国的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往往内含着对抗商业戏剧的维度,反市场是反主流的重要层面,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的中国小剧场,相对于封闭、僵化的院团生产体制,市场反而成为“一种对抗‘体制’的激进力量”,孟京辉即从中脱颖而出。然而随着中国小剧场迅速被市场“规训”,商业搞笑戏剧大行其道,新的对抗空间又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其中之一是政府资金投入扶持的剧目),形成今天多元的、复杂的格局。

  本书为这十余年来的北京小剧场,建立了骨骼和筋脉,或许是因为与我自己的印象、经验大致吻合,读来极为酣畅。如果说有什么奢求于作者的,就是希望此书对某些重要的戏剧人或剧目,对作品与文化生产机制的关系,能有比目前更为深入的分析,那样本书或将更具纵深感。另外对于书中相对次要,作者也坦承“进不去”的“20世纪80年代”一章,也许通过访谈来增加一些实感,读起来会与之后的章节感觉更为平衡。

  还要啰嗦一句的是,《当代小剧场三十年》长得一副学术书的模样,毕竟它被纳入了社科院文学所的“学术文库”,希望它不会因为“容貌端庄”而被人忽视,特别是热爱戏剧的人们。书中描述的,是难忘的往昔,是正在展开的将来。

  □书评人 尚思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