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天下
上一篇

保罗·塞尚的内心传奇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保罗·塞尚不仅是“现代美术之父”,而且留下数目庞大的与朋友、家人、资助人和同辈画家的书信。由他的传记作者艾力克斯·丹切夫(Alex Danchev)翻译和编辑的新版《保罗·塞尚书信集》(The Letters of Paul Cezanne)打破塞尚脾气暴躁、孤僻不愿与人往来的现代迷思,为读者揭示了一个立体多面、富有迷人魅力的艺术家。信中流露出的多样变化的语气令人惊讶,除了自我怀疑和苦恼以外,亦显示出他清晰的头脑、锐利的目光、他的殷勤好意、他在感情上的投入和温和的幽默,以及他对自己艺术创作生涯的坦率直白。收录的二百五十多封书信中,约莫三分之一是他和少时同伴埃米尔·左拉的通信,那构成全书的核心。上学时的左拉瘦弱、无父、离群,强壮的塞尚保护他,而到青少年后期,乐观的左拉去巴黎追求艺术事业的发展,并劝说塞尚一同前往,塞尚却陷在某种内心的哀伤里无法自拔,满腹狐疑,遵从威严的父亲,这时,两人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此外,这本书信集里还包含了二十余封此前从未出版过的信件,以及塞尚偶尔为解说文字所作的素描和漫画。作为译者,丹切夫从塞尚多为简洁扼要的书信中,重建起画家的内心生活,同时准确把握了其他通信者的口吻,传神地表现出他的父亲和妻子的特点,详细丰富的脚注增强了塞尚一生内在的传奇色彩。

  几年前,三百名偷渡客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沙漠城镇遭人绑架,获释的一百二十人中许多脚踝被打断,身上有多处受虐的痕迹,而其余人则消失无踪。此次绑架事件过后不久,来自萨尔瓦多的年轻作者奥斯卡·马丁内斯(Oscar Martinez)来到事发地点之一,墨西哥的阿尔塔市(Altar),花了两年时间,沿着偷渡客经墨西哥跨过美国边境所走的路线,采用“浸入式新闻学”的报道方式,创作了一部来之不易的处女作《野兽:爬火车躲毒枭的偷渡之路》(The Beast: Riding the Rails and Dodging Narcos on the Migrant Trail)。作者发现,暴力贩毒集团势力的上升,让一段本已艰难曲折的旅途失去了原有的规则,如今,偷渡客被广泛视为可剥削利用的奴隶。每年有超过二十五万的中美洲人踏上这条日益危险的偷渡之路,而其中遭到绑架的有多达两万人。据作者观察,边境城市,如臭名昭著的暴力城市华雷斯城,“狂乱的局面近似于内战”。随随便便的杀人、几乎无处不在的性侵犯和频繁的跳火车丧命事故——马丁内斯勾画了一个社会秩序业已被贩毒集团和官僚腐败所摧毁的墨西哥。与此同时,美国边境采取的高科技军事化措施,形成“漏斗”效应,迫使手无寸铁的偷渡客和毒品走私贩共同面临日益紧缩的防线。马丁内斯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他遇到的偷渡客、官员、救援人员和罪犯,痛心地审视全球化、移民和禁毒政治所付出的实际代价,然而,书中也缺乏对策,让人看不到希望。

  报纸记者出身的犯罪小说作家迈克尔·康纳利(Michael Connelly)凭借林肯律师系列,涉入由律师作家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和斯科特·杜罗(Scott Turow)主导的领域,塑造了辩护律师米奇·豪勒(Mickey Haller),一个以林肯轿车后座为办公室的干将,在与法律体系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重视实用主义胜过理想主义。当一个称职的辩护律师,让他有时感觉与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格格不入,在最新出版的第五本《内疚之神》(The Gods of Guilt)里,他将为一个网络皮条客辩护,而被害的妓女不仅曾与豪勒有过一段密切联系,而且正是她推荐嫌疑犯在需要律师的情况下去找豪勒。很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变得一目了然,一路鲜有意外,虽然难以称得上是一部惊悚或推理小说,但它昭示了法律的可行和不可行。同时,一段草率的罗曼史、一些搁置未决的问题和部分情节发展暗示了这一系列尚未结束,且看下集分晓。 编译:LILY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