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儿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儿童

童年时代的歌谣

水流般的记忆,萦绕于心的乡愁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听妈妈念童谣》
作者:鲁兵
版本:河北少儿出版社
2013年12月
定价:39.00元
《跟妈妈玩童谣》
作者:许爱婧
版本:河北少儿出版社
2013年12月
定价:19.00元
《小兔子乖乖》原名《老虎叫门》,是黎锦晖创作的一部儿童歌舞剧中的片段。
《小燕子穿花衣》
作者:黎锦晖等
绘画:吴儆芦等
版本:连环画出版社
2013年11月
定价:46.00元

  有那么一类文字,你永远无法正常地用普通话读出它,只要一开口读,就会不自觉地唱起来。不信,你就试试看:“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没错吧?读不出来,一开口就是唱。这些简单、优美、朗朗上口的儿歌,曾经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它们已经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要轻轻一触,就会如放上唱针的黑胶唱片一样播放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水流般的童年记忆。有一句忧伤的诗,叫做“乡音无改鬓毛衰”,你若是告别了故乡,无论在何时何地,人群中不经意飘逸而出的一句乡音,与之相遇便有乡愁,让你的心魂即刻穿越时空赶赴记忆刻录的故乡。再若是,遇到以乡音哼唱的古老童谣,那将是一种遥远又切近的呼唤,来自生命,来自文化。

  儿歌:跨越时代的美

  □书评人 司南

  有些儿歌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比如这首《小兔子乖乖》,它的词作者竟然是黎锦晖。黎锦晖是谁?他是民国时著名的“音乐人”,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学家,流行音乐奠基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提倡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并进,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小兔子乖乖》原名《老虎叫门》,就是他创作的一部儿童歌舞剧中的片段。黎锦晖还在他1929年创办的“明月歌舞团”中,培养出了作曲家聂耳,还有周璇和王人美等流行歌星。

  给孩子的东西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但做起来也是最难的。在几句貌似平常的词曲背后,是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不计名利的责任心。《小燕子穿花衣》这本书也是这样。它收录了二十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我们或许会感觉这样的编排有些简单,但越看越觉得,这本书并不简单。比如说吧,每首儿歌在广为传唱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文本的变异,甚至产生差别很大的不同版本。这就需要编辑认真地选择曲目,考证、修订每首歌词。作为他们的同行,我知道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有时候还颇让人为难。一个选题,最终只是形成一本小小的书,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功力”与消耗的精力,是非常非常之多的。

  书中的插画由八十岁高龄的老画家吴儆芦老师领衔创作,也有鸟先森、马小得等年轻画家倾力参与。他们的插画风格不同,但都清新可喜。为孩子留下真正用心的东西,是功德无量的。创意在翻新,技法在进步,精神在传承,任何领域都是这样一点点变得更好,让我们感觉始终有希望。

  我可能说不出很动听的赞美之词,但是真正做出版的人都会知道我在说什么,都会明白我的感受。看看《小燕子穿花衣》这本书,我觉得它代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与八十年代在精神上的关联。除了老画家的作品以外,它更是当今一批优秀年轻画家的集体亮相,是他们给下一代孩子们的礼物。

  我也很赞同毛毛虫童书馆的编辑对这本书的定位:“这是一本让妈妈唱给孩子听的图画书。”妈妈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一起唱里边的歌,当然也可以让爸爸参加。这些歌爸爸妈妈一定是会唱的,即使有点跑调也不要紧,因为有亲情交流的歌声就是最美的歌声。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陪着孩子读和唱,那这本书又成了祖孙之间交流的桥梁,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和悠远的往事。这里边有一种质朴的美,跨越时代的美,令人内心微微颤动的美。

  童谣:那些妈妈教我们的歌

  □书评人 艾斯苔尔

  今天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还是听着古老的童谣长大的,但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姥姥在耳边哼唱的歌谣,给了我童年最美丽的时光之一。最近几年,因为类似华德福之类新教育理念的兴起,传统的童谣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事实上,童谣往往是人类数百上千年感情的沉淀,没有经过选择的童谣,就像很多民间故事一样,里面不但有像清晨露珠一样美丽的片段,也有大量的嘲讽和看透世态的苍凉。所以,像鲁兵这样专业的儿童文学家带着爱来给孩子们选编的童谣集子,或者像许爱婧这样身体力行和孩子们一起做的童谣游戏,就显得特别珍贵。

  两本童谣,一本追怀曾经的美好,一本提示当下童谣的歌唱与游戏方式,算是给了古老的歌谣以新的生命力。如果妈妈们不仅仅能读童谣,还能用方言给孩子们读童谣,那对孩子来说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在方言和童谣里面,我们找到的是失落的童年和久违的乡音。

  鲁兵的《听妈妈念童谣》,是在众多的童谣书里(包括一百多年前童谣集成)选编出来的。尤为难得的,是按照地域来选编。我们可以在童谣里,带着孩子触摸到每个地域不同的风土人情。

  “小宝宝,快睡吧!睡着了给你一匹马。……妈妈给你一个碗,碗里放满好吃的,牛儿供你甜奶子,香甜的酥油留给你。”这是西藏;“下大雨,下小雨,栽黄秧,吃白米。”这是贵州;“五六月,落大雨,娃娃吃饭有大米。冬腊月,落大雪,娃娃吃面有大麦。”这是四川;“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下烧肝烧羊肉。”这是北京。

  不同地域的童谣,有不同的风情,但是相同的,是那份对生活的喜悦,对自然的热爱。在重复的韵律中,带给孩子们心灵和想象力的滋养。

  稍稍有点可惜的,这本童谣集中,文字只能呈现童谣意境的美,却无法还原带着方言吟诵出来的感觉,特别有些童谣完全是某个方言人群的独特记忆。如果也能有类似《跟妈妈玩童谣》那样的二维码,以每个地区的方言把这些童谣读出来,这本书将更加珍贵。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结论,一岁以内的妈妈和孩子是共生体。所以在这个阶段,妈妈轻声吟唱的,轻柔、有韵律的摇篮歌,对孩子来说就是天籁。大约从18个月开始,孩子的语言突飞猛进。在苏醒的时间里,从20个词汇量开始,孩子达到每两个小时学一个新单词。而这个时候开始,孩子自己的语言开始出现口音,也到了语言的敏感期。童谣中的韵律和重复,可以帮助孩子体会到无处不在的节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充满信心和安全感,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许爱婧的童谣游戏,便是从这样的理念出发,把歌唱性的童谣,转而变成了边歌边动的亲子游戏。特别难得的,是许爱婧以妈妈的身份出镜,和自己的孩子录制了这近百首童谣游戏的视频,妈妈们跟着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见活生生的游戏现场,自己和宝宝不但可以根据视频照葫芦画瓢,时不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来点儿新的游戏动作,才是更带劲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